各位彩欣Art的朋友們對於小編的分享有沒有什麼問題阿?有問題可以到[粉絲團]一起討論歐![在攝影之後]從照片整理、裁切,再來要介紹後製/修圖摟!
(後製與修圖的定義在本文類似,所以混著用)
台灣攝影討論區最神奇的現象就是分享作品時會強調「縮圖直出無後製」吧?以及常常鬧上新聞的攝影比賽規定不能「後製」,但還是很多人被抓包,最著名的莫過於陳炳先生(相關新聞請自行Google),這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後製(修圖),大概可分成幾個階段:
1. 調整色階(加減光、亮暗部階調、色溫)
2. 裁切
3. 局部處理
3. 合成(無中生有)
回顧傳統暗房的操作
那我們在回顧一下攝影的原理:
1. 從鏡頭透入光線 2.底片成像 3.沖洗底片 4.放相
那大家知道這幾個階段攝影家會做什麼事情嗎?
從光線透過鏡頭在底片成像的時候,攝影家就會將色階控制在他想要的範圍,是多是少,要將畫面中最暗的地方放置在第幾區,最亮的地方放置在第幾區。
這一階段,攝影師第一次控制了曝光。
再沖洗底片的時候,又會根據曝光時的數據去決定沖洗底片的數據,應該要照正常程序沖洗,還是要N+1、N+2,搖晃的時間、藥水的比例要如何控制。
在這一階段,攝影師第二次控制了曝光。
最後再放相的時候,還要選擇相紙(霧面、亮面、暖色調)、藥水、選擇幾號反差,還能將畫面中的影像做局部的加減光(如下圖是對於一張臉在暗房要做到的局部加減光,很難想像在暗房要做到如此細膩的操作吧!?)、或者是局部格放(如 森山大道)
總共三次控制了影像的曝光與呈現,才得到最後的影像,可以說是經過了三次的修圖。
所以,對於一出生就接觸數位相機的朋友來說,傳統暗房所做的「後製」可說是超出我們的想像,更別說是在傳統暗房做合成做到出神入化的杰利尤斯曼或者是台灣的老前輩 郎靜山。
(杰利尤斯曼,無題)
那,數位時代發生了什麼事情?
風景透過鏡頭之後投射在感光元件上,再將感光元件所接收到的訊號組合,後儲存至記憶卡內。
那你知道相機這過程中做了什麼事情嗎?
1.如果相機將捕捉到的訊號原封不動的紀錄存檔下來,那就是大家熟知的RAW檔,而這檔案必須在透過軟體(DPP,NX,LR...)做解譯,這個過程猶如沖洗底片一般,而那軟體就是底片時代的「顯影劑」,不同的軟體解出來的效果都不太一樣。
2.如果您選擇拍攝JPG檔,那相機就會再解譯之後套用機身的曲線(標準、人像、鮮豔、中性、風景),再將訊號壓縮之後存成JPG檔,而這過程中,機身的風格曲線就已經是一次後製。
經過這樣的解釋,大家應該就能了解一張照片在數位、底片時代經過許多「處理步驟」才能產生照片的不同吧!?
那,到底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心思來後製作品呢?
後製,無非就是將相機捕捉到的影像加上攝影師自己的想法,將作品變得更完美。而這個「想法」,無疑就是攝影師作品裡面最重要的靈魂。
到底為什麼要暗一點、亮一點、哪個角落需要亮一點、哪張臉需要亮一點?這些都源自於攝影師對於「美學的訓練」,同時也考驗著攝影師「對於影像的掌握能力」。
而暗房裡的格放或者數位的裁切,都考驗著攝影師「對於影像的想法」,我為什麼要捨去?為什麼要留著?
這樣大家應該能夠簡單理解:到底大家在後製什麼?
最後再來回答本文一開始的兩個問題:
1. 「縮圖直出無後製」
寫到這裡小編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了,若是要強調「我都不用後製,這照片就這麼美,我很厲害吧!」這件事情的話,那很可惜,這只會凸顯你對於自己照片的要求還不夠高,還是你在分享器材測試文(?),而若再分享作品時又特地強調器材的資訊或是技法(ox鏡頭、入門機或者機皇、Lomo機還是4x5, 8x10相機),也會讓作品的重點失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對攝影師最大的污辱就是問他:「你這張照片是用什麼相機拍的?」(如果被這麼問也表示了作品根本沒有內容值得討論,只能討論影像的階調或是細緻度),這也跟問畫家說:「你這張圖是用什麼牌子的顏料畫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小編也在這邊呼籲,分享照片就別寫器材資訊了,那只會讓作品失焦。
2. 攝影比賽的後製規定
至於台灣的攝影比賽為什麼要規定不能後製,還是有什麼啦裡拉雜的規定,那小編建議各位朋友就別參賽了,多去參加國外的比賽吧,各位也可以參考一下最近台灣很紅的國際比賽ipa, px3, 哪裡有寫到不能後製或是合成?
越多規定只會限制大家更多的想像力,各位朋友,解放你們的想像力吧!!
ipa過去的得獎作品 -> http://www.photoawards.com/en/Pages/Gallery/Gallery.php
px3過去的得獎作品-> http://px3.fr/past.html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在粉絲團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歐!
https://www.facebook.com/justshin.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