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展覽]鏡觀世紀台北




「就像上了年紀的台北人,也很難體會年輕一代所過的生活,是在自然體現一種當下的流行風潮與趨勢。」策展人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莊靈表示,「變」 原本就是人世間的常態,為呈現台北今昔之「變」,《鏡觀世紀台北》雲集包括「台灣攝影三劍客」鄧南光(已故)、張才(已故)和李鳴鵰等多位前輩以降,直至新世代攝影家,以台北為對象所拍攝、超過一百件代表性作品;透過「靜觀」、「放映」兩種不同型態展出方式,讓觀者宛若重回數十年前某一時刻的台北,同時也 透過一張張不同內容的作品,欣賞到每位攝影家令人驚豔的影像創意,以及形態殊異的表現手法。
 
《鏡觀世紀台北》不僅展出多幅作品均為攝影家從未發表、難得一見的傑作,且由展覽的「台北舊情」、「女性容顏」、「藝文人速寫」、「攝影家的新表現」、 「都會形色」及「邁向未來」六項主題區,亦可品味出前輩攝影家作品中的創新意念、表現,與新世代攝影家「意在言外」的當代手法相映成趣,體現出邇來台北人對週遭環境、自身處境的深切關懷與評議。此外,台北女性角色的流轉、變遷,以及不同世代攝影家透過鏡頭、作品,自然展現出不同影像思維、表現風格等,亦為展覽的特色所在。
 
例如鄧南光1960年代的作品「密友」,由攝影家安排兩位女性工作者、導演其被拍攝的儀態,在當時可謂相當前衛、大膽的創作。又如王志宏的「心境風景」, 拍攝和平東路旁一群管線工,圍著一盞小燈、四周黝黑,巧妙展現出解嚴前80年代中期,社會情緒不滿的蓄積張力。而身為新世代知識份子的姚瑞中,道出時下台北人的集體感受外,也長期致力以作品關懷土地、歷史及認同議題;家住金門的蘆根則以一幅「台北台北」,將台北都會快速生活步調,透過抽象方式詮釋,也頗值 得「只緣身在台北城」的觀眾品賞玩味。
 
《鏡觀世紀台北》16日舉行開幕酒會,吸引數十位老中青攝影名家出席,文化局主任秘書王逸群、國策顧問李錫奇也都到場致詞。由「台灣攝影三劍客」之一、已故的鄧南光之子鄧世光,以及周慶輝、高政全三位攝影家為代表介紹展出作品後,主辦單位特別安排歌手許景淳在展場開嗓清唱,與展覽主題契合的「台北的天空」、「美麗島」兩首歌曲,真理大學應用音樂系學生組成的弦樂三重奏,也演奏數首悠揚優雅的古典樂曲以饗觀眾。


  • 展覽期間:2012/1/16(一)~2012/4/15(日)
  • 展覽地點:台北攝影中心(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2號;02-28979314)
  • 展覽時間:10:00~17:00(週一、國定假日休館)


座談會
  • 第一場:2012/2/4(六)15:00~16:30;主題:從台北的歷史影像的回視瞻望國內攝影的發展及影響;主持人:莊靈、與談人:黃柏驥、鄧世光、簡永彬、黃子明
  • 第二場:2012/3/3(六)15:00~16:30;主題:都會攝影的多元創作觀點和表現;主持人:洪世聰、王志宏、杜志剛、齊柏林、陳伯義

導覽:2012/1/28、2/18、2/25、3/10、3/24、4/7,14:30~16:00

從台灣攝影「三劍客」直到新世代,58位攝影家跨越世代觀看一甲子以來的台北人文風景。「鏡觀世紀台北」攝影展16日起在台北市攝影中心登場。

台北,一向是攝影家最愛捕捉的場景之一。由攝影家莊靈等主導的「鏡觀世紀台北」集合了台灣攝影先驅、「攝影三劍客」張才、鄧南光、李鳴鵰。以及緊隨在後的中堅輩及新世代攝影家58人、132件攝影作品。藉以呈現台北的城市景觀變遷、懷舊老建築、女性容顏、人文活動,乃至藝文界人士身影。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分享]作品的方向(小山登美夫)


本文節錄自「當代藝術商機」-小山登美夫 著


p.47

畫廊最關鍵的工作,就是決定畫廊打算經營的藝術家。

有些畫廊經營者以獨自的美感基礎,發掘或培養適當的藝術家。不過我並非以「美」為基準,而是以「社會」「時代」為基準。藝術家是否真摯面對和剖析自己所生存的時代,只要能有這些表現,即使作品超越我的美術觀點或趣味嗜好,我仍舊會積極經營。

為了能夠正確判斷,畫廊經營者自己的心中必須有張美術史地圖。在初次欣賞作品時,才能判斷作品屬於地圖的哪個位置。



p.94

藝術家累積經驗,逐漸學到如何觀察自己的作品時,就能獲得判斷自我作品好壞的能力,以及砍除不良部分的勇氣,這是藝術家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了解自己的方向,勇於剃除不符合作品是絕對需要的。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高雄獎]2012 高雄獎初審入圍




展覽時間
101.2.18()5.5()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401~403展覽室、館前廣場以及戶外圓形廣場南側草坪展出。
頒獎典禮
101.3.24()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雕塑大廳
卸展退件
101.5.6()5.7()
持據至高雄市立美術館行政區領取退件。



「2012高雄獎」入圍複審名單出爐!
活動名稱:「2012高雄獎」初審入圍名單
本案承辦人:教育推廣組魏鎮中、王瑞鳳
聯絡電話:07-5550331轉245、233
本館新聞聯絡人:教育推廣組張淵舜、盧妙芳
聯絡電話:07-5550331轉272、245
以上資料可至高美館網站下載:高美館→新聞發佈

新聞資料
101年度藝壇盛事,40萬高額獎金得主即將揭曉!
「2012高雄獎」入圍複審名單出爐

高美館備受藝術界高度關注的年度盛事「2012高雄獎」徵件活動,54位入圍者名單出爐,參賽者將於複審同台競技,角逐最後五名毎名40萬高額獎金的「高雄獎」!本屆高雄獎總收件數達1923件,件件精彩,經過連續5天的嚴謹評選過程,共遴選出初審入圍者54名。名單如下:
1.水墨、膠彩類(共7名)
袁慧莉、高義勝、卓筠、洪民裕、王明仁、林莉酈、吳軒慧。
2.書法、篆刻類(共2名)
楊景堯、許志芳
3.油畫、壓克力類(共13名)
林儒鐸、張秉宏、徐夢涵、謝宜庭、謝明機、陳盈均、陳偉銘、黃華真、張庭鈞、蔡士弘、邵育仙、楊依香、陳典懋
4.素描類(共4名)
徐睿甫、蕭童(蕭瑞亭)、曾雍甯、張致中
5.版畫類(共3名)
簡芝舷、張瓊方、邱鉯嵐
6.雕塑類(共2名)
蔡玉庭、崔永嬿
7.攝影類(共11名)
胡淞智、陳柏銓、陳哲偉、莊皓然、黃至正、吳宏坤、吳念思、李旭彬、湯羽彤、楊郁美、曾玉冰
8.複合媒材類(共9名)
張乃仁、顏夏(顏廷芝)、莊培鑫、楊馥菁、陳凱元、陳怡云、賈茜茹、曾琡棻、黃鈿翔
9.新媒體類New Media(共3名)
張永達、陳萬仁、李勇志

本屆高雄獎將會產生40萬元獎金得主5名,各類項優選共9名,入選獎40名。未來這54名初審獲選的參賽者將於複審中一較高下,角逐最高榮譽「2012高雄獎」,預計於101年1月底公佈得獎名單。

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6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展覽]新 影 @TIVAC 2.4~3.4


2012 新。影  FIRST SHOT

日期 :2012.2.4 ~ 3.4
開幕:2012.2.4 15:00

本展覽為TIVAC新人獎參賽者,除了三位得獎者之外,
進行挑選過後,辦理新秀聯展。


參展藝術家:王天佑、王嘉菲、吳季禎、李昀龍、李欣哲、周芳伃、苗之珊、張世宗、曹良賓、陳柏銓、楊景凱、詹子鋒、鄭詔蓉、簡信昌、顏鵬峻





TIVAC

H 星期二~日 11:30~19:00
A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6號
      No.16, Aly. 52, Ln. 12, Sec. 3, Bade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Taiwan



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分享]攝影全圖(持續學習中)


阿破從2007年買了第一台單眼PENTAX K100D,2008年去了印度一趟,
因為拍照,開始接觸ACDsee, 光影魔術手,lightroom。

為了想紀念過去那一趟旅行,所以2010獨立出版了"印度。漂流",
因為要出書排版,開始接觸photoshop,illustrator, inDesign...

因為印了一堆書怕賣不出去,所以在全台找了40個點寄賣,
因為平常賣的不好,只好辦一些攝影展還有分享會把小旅行跟大家分享還有把書賣出去。

因為開始要辦展覽,2010年,
找上了在01發表裱褙心得文的文包兄(http://220.134.141.209/~clic/
輸出作品,裱褙裝框,開始計畫一個展覽。

因為展覽都是自己搞,酷卡,網路宣傳,會場佈置,都是自己來,從中也跟朋友學了不少基礎美學。

因為印度沒梗了,開始嘗試拍新的東西,看看展覽,看看博覽會,
看看要怎麼才能站上藝術最高峰。

因為開始看展覽,所以開始看作品輸出品質以及裝裱方法(感謝文包大的無私分享以及精神感招)。
因為開始參加開幕茶會,所以開始注意到資訊產品的掌控對於活動順暢的影響力。

因為2011.4 參加曾敏雄老師的進階攝影班,學習了7位大師的風範與態度,於是開始認真看待攝影這件事情。
因為那本印度漂流,接到了政府的案子,遇上了相信我,放手讓我去做的長官。

因為政府的案子,開始大量的跑田野,大量的拍照與整理照片,體悟到快門不要亂按,不然整理會很痛苦;體悟到攝影的瓶頸與肖像攝影的重要性。


而後,因為想要看看自己的照片有多厲害,開始亂丟比賽,
果然,花錢如流水,也知道作品好壞在拍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
什麼樣的作品夠好才能丟出去,什麼樣的東西不夠好orz 

因為看到lookinggoods再送體驗,才碰到色管魔王,而後才慢慢接觸到色彩管理核心。
因為要製作更高水準的作品,因此拜訪 良遠工作室 ,見識了裱褙的領域。

因為是資工背景,完全沒有美術天份,走的很辛苦~

好像離題很遠,來分享一下目前所看到的攝影版圖:
  1. 意念(觀念):你為什麼要拍?拍出來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你想表達什麼?跟這個社會有什麼關連?這是想走創作或是商業攝影的創作者要一直面對的問題,否則,無法出眾。  而這,是藝術家必須窮盡一生去尋找的,因此藝術家必須與金錢極度的靠近,因為有錢,才能省下很多時間,讓你把時間花在創作觀念上面,才能找出跟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而且必須一直往前走,否則將很快被淹沒。
  2. 器材選用:決定了觀念之後,才決定你拍照的器材:片福,數位/傳統,鏡頭,周邊設備,後製技巧。這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好器材讓你省時間省後製功夫,好的燈,讓你修圖不煩惱,貴的器材都有它貴的價值,花錢省時間,時間是最昂貴的。
  3. 作品處理:在對的系統上,用對的螢幕,用什麼軟體去處理RAW檔(dpp, aperture, lightroom ?),遵循色彩管理,再交給配合廠商做輸出與製作,這都必須花時間去尋找與磨和,這是你的作品初步的呈現,很關鍵。
  4. 作品後製:作品裱褙,裝框。 要怎麼裱褙(冷裱、熱裱、水晶裱),要怎麼上背板(中性紙板,無酸紙板,4p,8p),留白要多少?視覺框要留多大?要用什麼框,鋁框,木框?白色黑色金色香檳色?
  5. 挑選場地:複合空間?專業藝廊? 展覽申請與參加徵稿。
  6. 作品展出:在多大的場地要輸出多大的作品來符合場地,要如何配置才能壓住場地,讓作品加分。  作品懸掛的高低,左右距離,作品與左右作品的關係,鋼繩的隱藏,打燈的方式。 後續的維護:壓克力上的刮痕,每週需定期清理壓克力上的灰塵,光一打,作品上都有陰影。
  7. 展覽的宣傳:製作宣傳卡(設計排版,印刷數量,放置地點規劃與選擇),製作海報,網路上的宣傳,宣傳文案的決定(主視覺與文案)。   開幕茶會的籌備與方式:如何才是好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這位藝術家。
  8. 作品展出之後的成效,有多少人注意到,有多少篇評論出來,造成多少討論,對於該位藝術家的幫助。
  9. 作品銷售成績:如何定價/決定版數。如何讓收藏家看到你的作品而進行收藏,藝廊如何包裝行銷該位藝術家的作品,找收藏家,推廣藝術家作品,甚至炒作哄抬。
  10. 拍賣市場:了解市場上的作品,有助於自身作品的疏理與定位,對於作品的鑑賞能力,有助於用批判的眼光看自己的作品。
  11. 回到自身,如何往前走?


以上是我目前看到的攝影全圖,
每一領域都必須專研數十年才能成熟。


回不去了。



以上是攝影初學者,阿破的分享。
(請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1/7~1/20 在八樓當代藝術空間,
有我跟朋友們的聯展,開幕茶會:1/7 16:00
邀請各位蒞臨指教
http://po-tography.blogspot.com/2011/12/build-building.html

[分享]色彩管理與輸出


想讓自己電腦上的顏色與輸出作品的顏色一致,
必須遵循嚴格的色彩管理,其實也不難,
就是1.轉換成mac系統,2.色彩校正器,3.找到配合廠商

1.mac系統
之所以要換成mac系統,是因為它的底層與輸出顯示的底層都一樣,
都是使用rip 語言溝通,而windows沒有,再如何校正,
永遠隔著一層被系統包覆的黑盒子,無法正確,無法拿到高分。
(mac系統價值在於此,不在於潮XD)

2.色彩校正器
有很多很多種,這我就沒研究,請去做作功課~買最貴的那隻就對了。

這兩項做到,前端處理已經沒有問題了,
只要在自己的螢幕上將照片處理成自己喜歡的顏色,在交給遵循完整色彩管理的後端輸出者,"理論上",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色彩。
(理論上表示對方也必須這麼做,很可惜市面上大圖輸出中心都很糟糕,顏色跑的跑,連藝術微噴也是一樣,所以必須慢慢的尋找你所能配合的廠商。)

3.尋找配合廠商
而在後端輸出的部份,一般彷間都是使用各廠牌各自的驅動程式去驅動印表機,
搭配原廠墨水,原廠相紙,可以達到一個很不錯的效果,因為原廠幫你把曲線都抓好了,
什麼樣的相紙,碰到什麼顏色應該出多少量的墨水,都弄好了,
所以,別傻了,改副場墨水,連續供墨系統,用3rd party的紙材,都會讓你原本美麗的顏色走掉(一去不回頭)。
(如果得採用第三方的紙才,就必須把原廠提供的每一個設定,套在你採用的相紙上,找到最適合這張紙的參數,
之後就用這樣的設定去印。)

但是原廠的驅動程式卻無法印出adobeRGB的完整色域,通常鎖在sRGB色域,
因此無法列印出那一些美麗的顏色,只有一種可以辦到,
就是採用RIP語言去跟列表機溝通的軟體,有了他,印表機就像你養的一樣,
叫他噴2ppl的墨點,它不會用1跟3ppl的墨點去交叉模擬。(但驅動程式無法控制那麼多)

即時如此,還是必須注意很多地方。
每一張紙,都必須保持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只要溫度濕度不對,紙張的載墨量就不一樣,
色彩也就不美麗,階調層次就無法出現。
每換一種紙,都必須重新做校正,找出最好的曲線,能夠完美的詮釋0~255色階。
每一次校正所要浪費的紙都是十幾二十張,幾千幾千元在花的,只是為了印出美麗的顏色。
(校正過程繁複以及需要經驗,用RIP軟體跟用原廠驅動程式,能控制的範圍又不同了)


所以,你必須找到能夠跟你配合的輸出廠商,而他的效果,是你能所接受的,
至於你能接受自己的輸出有幾分,就去找幾分的廠商。
(ex:你的螢幕跟xx廠商的輸出很搭,那就都找該廠商,然後試過它每一種紙,以後就給他印。)
(當你輸出的時候,讓你省下大量的時間,當印出來的顏色不是想要的,是你的錯還是印刷廠的錯?光這個就可以吵很久了。)



只要讓你拿著NB,對著相紙,一比一的比較,

"哇!一模一樣!"

這就是色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