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眼前的一片海市蜃樓- 郭任峰 (2011.11.7 新增評論文章連結)
活動網頁:http://www.tcac.tw/?p=1370
其實在去年的十月(2010.10)已經出版過一本蚊子館圖鑑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今天則是剛好屆滿一週年。
這一年,姚瑞中帶領另一批師生(70人),探訪了一百多處的蚊子館,
特別挑了一百處蚊子館,集結成書,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國慶日前夕出版,當做百年大禮。
第二波 100蚊子館曝光 閒置營區422處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0800398.html
2011-10-08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二○一○年九月,台灣藝術家姚瑞中與五十位學生共同出版《海市蜃樓—台灣公共閒置設施抽樣踏查》一書,揭露台灣一百一十九處「蚊子館」,引發社會各界對蚊子館的檢討聲浪。時隔一年,師生再出擊出版《海市蜃樓Ⅱ》今天問世,再點名全台一百處蚊子館,其中國防部的閒置營區多達四百二十二處!
姚瑞中再動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為主共七十人下鄉踏查,近一年下來,從兩百多個地點選出一百一十一個案例,包含十一處活化案例,彙編成厚達六百七十二頁的《海市蜃樓Ⅱ》,文字資料參考自監察院、審計部和招標網站,彙整相關報導並實際採訪而成,以文字照片併呈個案現況。
「我們不是糾察隊,而是希望藉由學生的眼睛去觀察、記錄社會問題,進而改善」,因點名蚊子館而飽受行政部門壓力,但姚瑞中認為,「我們是破壞性的創造,總得有人去做這件事,這些空間才可能獲得重生。」
《海市蜃樓Ⅱ》網羅交通建設、工商園區、文教機構、軍事設施等十一類別、共一百處的蚊子館案例,有延宕開發的大型園區、蓋到一半停工的大型建設和荒蕪許久的場館,不乏投資上百億的大型建案,如雲林縣台西鄉的離島式基礎工業區新興區,一九九八年動工,造地兩百八十三公頃,原預計引進石化、煉油、煉鋼產業,最後開發未成,土地公開標售也乏人問津,耗費納稅人一百億元造出的無用之地,如今孤懸在外海。
書中並提出國防部閒置營區多達四百二十二處,如何處置成焦點。姚瑞中指出,國防部已答應釋出八十一處,尚未完成法定程序或辦理移交,如新北市土城彈藥庫、三重前警備總部五谷營區、陽明山中山樓旁的青邨營區等,雖有辦理移撥或供縣市政府活化使用,但目前依然是荒煙蔓草。
如青邨介壽堂原為慶祝蔣中正七十大壽,一九五六年興建落成,雖然目前已完成釋出審查作業,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撥用,但介壽堂現仍仿如遭到空襲般斷垣殘壁,塌落的天花板可見「天光」,積水嚴重。
(備份新聞,好像都會不見)
10/8 19:00
新書發表會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屬於城中區,
不知道多久之後會被拆掉的地方,剩餘住戶以及商家都不多,
轉角還有台灣攝影館預備館。這是一個兩棟民宅打通的空間,
非常適合展覽,空間非常的大,已經有美術館的感覺了。
-
二樓辦活動的空間,蠻不錯的,可容納50人吧?
展出的作品為60x60cm(?)表框,屬於整張相紙在框內,沒有裱褙直接使用相紙當做視覺框。
展出的數量有一百幅,數量十分的驚人,
無法一個一個細看,下方的作品懸掛過低,很難欣賞下方的作品,
可惜了一點。如果能把一百幅作品做分類,例如用縣市去分類,
或是時間去分類,或是花費的金額去分類,或許會有趣一點,
不然一百幅作品沒有順序的打亂在整個空間,看沒多久就會無法集中精神,
等於是精神轟炸,"好可怕,到底有完沒完??" 這樣的感覺。
下面拍這個多雲林是因為阿破最近在拍雲林,
再加上,姚老師說 雲林是最慘的,蚊子館最多^^"
左:張鐵志(憤怒的中年)
中:姚瑞中(憤怒的藝術家)
右:羅秀芝(紀錄片導演)
第一期的計畫,花了30萬,
第二期的計畫,帶領70名學生繼續努力,花了將近一百萬。
去年書發表的時候,姚瑞中就接到副總統蕭萬長的電話表示感謝,
並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接見(和相關工程人員),吳院長說:一年後如果還有蚊子館,就會懲處。
於是姚瑞中師生們趕在10/8這天出書。
相較於 吳政璋的台灣美景 , 姚老師的力道都比 吳老師還要強的多,
我想是 姚老師的性格內還帶有一點社會運動的靈魂,
而吳老師比較像是一個默默的藝術家,默默的發聲,默默的累積力量,個人藝術成分居多,
意念的力道也較弱,因為只有一個人,而且是用這種默默低調的方式宣嚷。
然後姚老師的方法較令人激賞,
不只帶領了50位師生在台灣藝術最高殿堂"北美館"的台北雙年展展出,
並留下了書籍,讓後代人觀賞,進了圖書館,進了書店,以後台灣的歷史上都會留下這一筆記錄。
第二波的行動帶領更多學生,讓學生們回家鄉,
讓學生們親自走訪自己家鄉的陌生荒廢角落,用半強迫性的方法,
讓對政治最冷感的年輕人,逼迫他們面對現實,面對政治,
其中,學生的動員,也影響的家庭成員,
爸爸媽媽到爺爺奶奶,姚老師分享:有位學生的爺爺是國民黨終身黨員,爺爺就說:新竹怎麼可能有蚊子館。
學生帶著自己的爺爺去找,找到最後爺爺臉都青了。
當然也有爸媽比自己的孩子還要興奮的 ^^"
看著坐在身旁的學生們,
不得不羨慕他們如此有幸的機會,能夠跟著藝術家一起參與這項計畫,
那是求之不得而且會具有人生突破的機會。
因此,姚老師這種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的計畫,
雖然在藝術性上較嫌不足,但是因為帶領年輕學子,
加上數量巨大(100以上的實地探訪),不只進了美術館,也印了書,
造成的社會力量比吳老師要大得多。
會談中,龔卓軍老師(藝術觀點ACT主編&召集人)有提到,
如果這種類似田野調查的計畫,不是由一個藝術家帶領,而是由一個城鄉所的教授所帶領,
那藝術性還會存在嗎??還能有這樣的渲染力嗎??
雖然姚老師的說法是,藝術應該回到觀念或是意念去觀察比較,
但是,我還是覺得姚老師對於此項計畫有十足的加分,
或許社會對藝術家身分或是概念上的偏見所致。
另一點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因為,
當一個原本應該在個人藝術成就上突破深入的人,
跨界到了社會運動,田野調查,並用那麼強烈的力道去反擊的時候,
這有點像過去國光石化的事件,或是正在火熱的東部發展條例一樣,
當原本不屬於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都站出來發出聲音了,
那表示這件事情已經讓人民受不了,累積足夠的能量到可以發出聲音了。
(音樂界,電影界,媒體,文學,攝影,戲劇,體育,政治....每一個領域的人都受不了的時候,
那樣跨界的力量會非常的可怕而能撼動整個社會。)
另外還得在這邊提到一件事情,
在今年國光石化熱騰騰的時候, 在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這本書的新書發表會的時候,
吳晟老師就有提到,
一個藝術家,文學家,或是在各領域專精的專業人才,
當你們還在各自的象牙塔裡面攻頂的時候,
我們卻不知道政府的作為已經危害到你家門口了,
工業區就要蓋在你家後院,你身邊無處不再的蚊子館,那即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消失的花東海岸線,
這麼多長久以來被我們忽視的問題,當這些問題都已經來到你家門前的時候,
你還在談論什麼孔夫子,孟子等無關緊要的事情。
這件事情一樣,(姚老師提到,我再加油添醋)
進行計畫的學生們,每一位都是素人,
他們沒有攝影論壇上的大哥大姊有優秀的構圖能力,沒有優異的攝影器材,
沒有腳架,不會長時間曝光,不會搖黑卡,不會後製,
擁有條件絕佳的攝影人,拍的是無關痛養的煙火,晨昏美景,MD,夕陽,鳥類,
這些對社會有什麼幫助嗎?
你們把社會中破舊的,殘破的,不合理的事情視而不見嗎??
他們所擁有的,只是一台簡單的相機,與強大的意念,
這才是攝影應該發揮的力量。
你呢?想用攝影對這個社會說什麼呢???
姚老師問我是誰?
我說我是攝影愛好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