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檔備份)
藝術亮點
李佳祐
帝徒利Frank Dituri|布朗克斯河畔.紐約 By the Bronx river,New York(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奇歐Elio Ciol|在壞天氣的陰暗中,阿西西In the darkness of bad weather. Assisi明膠銀鹽相紙 1967(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威絲卡Theresia Viska|法國舞蹈La Danse Française C-Print 2009(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薩賓那Aleksandra Zabrina|伏拉迪米爾.雅可列夫Vladimir Jakovlev 相紙輸出 2004(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以「寧靜的密度」(The Density of Silence)這個美麗詞彙為名的,是由資深義大利攝影家奇歐(Elio Ciol)與帝徒利(Frank Dituri)所共同呈現的主題展,於美術館主廳及側廳共展出超過70件作品,也是這次攝影節中最完整龐大的特展。已經高齡80的奇歐,孩提時代便開始在父親的暗房工作,因此培養了對攝影的深厚興趣;但直到青年時期他無意間接觸德國攝影,心中大受衝擊之後,才決定全心投身攝影創作。奇歐的作品與著作甚豐,旨在描繪義大利各種不同風貌之美,建築、田園、地景、文化遺跡等義大利特有的美麗景象,無不盡收其作品中,在極高工藝水準的表現下,讓他心中的美景躍然紙上,同時也反映出傳統攝影家對自我技藝的紮實要求。1950年代中,他造訪義大利中部的小城阿西西(Assisi),此地的風光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其後更多次以阿西西為主題創作。這次「寧靜的密度」主題展便是以「阿西西」系列為主,從山脈、天空、原野,到麥田、小鎮、教堂,無論是自然風光或者人文景色,在他的作品中都以客觀甚至恭敬的方式呈現,在精緻的黑白階調中透著寧靜的美感,不僅讓觀者見識阿西西的風光,也說明了他在面對如此觸動己心的畫面時,是如何專注虔誠地抓住那神奇的一刻。
邦霍夫與威涅特Anja Bohnhof & Karen Weinert|愛因斯坦的書房Study room of Albert Einstein C-Print 2007(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海德 Caroline Heider|像模特兒一樣 Like Models C-Print 2010(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奧地利年輕藝術家海德(Caroline Heider)的作品,無疑是展場中最特殊的表現之一,其手法是將已完成的照片折疊、重新構圖,讓原本帶有時尚風味的人像照片,變成一種由物質媒體、抽象空間與人像碎片混合而成的裝置物。海德的模特兒包括自己、朋友,甚至是雜誌照片,在折疊處理後,這些飄浮在空中的片段人像形成一種強大的引力,讓觀者不由自主試圖窺探被折疊的內容究竟為何:他(她)長得什麼樣子?他(她)是胖是瘦?他(她)穿著什麼衣服?這個手法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如此簡單明瞭,但觀者如我卻毫不遲疑地便投入藝術家的詭計之中。透過這巧妙的手法,她將圖像空間與物質表面從抽象的距離拉近,並彼此穿透,這些向內部縮減、消滅的破碎人像,形成一種無可言喻的美感,似人而非人,穿梭在不同的象限之間。海德對物質媒體的探索與操作,恰可對應傳統攝影家在工藝技術上的追求,兩者的對象物雖然不全相同,但精神上可謂一致,同時也都藉由這種探索達到藝術層面上的成就。
李佳祐|在黑暗中–第28號 C-Print 2010(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的確有鬼魅存在於我們四周,而且能被記錄下來」,這是來自瑞典的藝術家威絲卡(Theresia Viska),為其作品《法國舞蹈》(La Danse Française)所說的一句話。《法國舞蹈》描繪一場舞會,軍服筆挺的紳士與身著美麗洋裝的女士,在舞會中翩翩起舞,飲酒作樂。其主題與表現手法,在筆者眼中就像西方傳統油畫一般,充滿異國歷史的想像,然而實際的作品卻是一幅幅如惡夢般令人不安的畫,晃動的畫面、扭曲的面孔、異樣懸浮於空中的光線以及異樣充斥在各處的黑暗,每個人似乎都帶著歡樂的表情,觀者卻只覺詭異又充滿陰謀。令人驚訝的是,這並非虛構的場景,而是已真實存在400年的瑞典軍隊傳統。威斯卡的家族有著長久的軍隊淵源,當她獲邀拍攝這場傳統舞會時,便決心將自己的家族傳承也融入這場拍攝,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便是這充滿鬼魅的畫面,那穿梭其中的不僅是家族歷史的幽靈,也是藝術家自身的投射。
更多內容,請見《今藝術》第216期9月號雜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