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生活從70歲才開始,身邊有那麼多美女-專訪捷克國寶級攝影師簡·索德克

文:韓見圖:杜英男錄音整理:高超攝影師圖片由Lens 雜誌提供版權歸攝影師本人所有


時值中捷建交65週年之際,Lens雜誌與捷克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於3月16日至3月24日,在全攝影畫廊聯合舉辦“我所做的是紀錄一生所遇的人——簡·索德克攝影展”。
等待簡·索德克(Jan Saudek)出現的時間裡,我看了一會導演兼攝影師阿道夫·茲卡(Adolf Zika)為他拍攝的紀錄片。影片還原了這樣戲劇性的一幕:在布拉格欄杆劇院舉行展覽時,一個觀眾當面指責他的照片“媚俗”,說它們令人厭惡。索德克當時只是聳了聳肩,不過在那之後,他足有一個月時間不再和導演交流。“那是個令人不快的時刻,而索德克並不承認自己受到了傷害,至少不是當即承認,”阿道夫說,“隨後他便停止了交流,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才使拍攝重新進入軌道,我希望能在紀錄片裡表現出這一點,簡·索德克並不是刀槍不入。”

3月13日下午,為個人影展“我所做的是記錄一生所遇的人”而來到上海的索德克為中國觀眾做了一場演講。演講中,有人中途離席,正興致勃勃地逐幅介紹自己照片的攝影師立刻注意到了。“噢,有人走了,真抱歉!想走的人,我還你們門票錢,”他自言自語道,“不對,沒有門票,那我為你們的到場付錢。”接下來的幾秒鐘,他試圖重回剛才的講述,可是有點語無倫次,再次顯示出敏感易受傷害的一面。

不過大部分時候,這位捷克國寶級攝影師和想像中一樣,表現得完全是個79歲的“唐璜”。當索德克通過照片回憶那些曾出現在他生命中的女人們,並拿其中一個女兒8歲就已十分性感的身體開玩笑時,他的現任女友就坐在旁邊。對,和去年陪他來中國的是同一個,他們在一起9年了。當時他們打算在中國結婚,捷克駐華大使館甚至都按捷克傳統為此準備好了總統的大幅肖像,可他卻忘帶了出生證。這一回,他們真的要在北京結婚了。經歷了三次失敗的婚姻並因此陷入破產困境的索德克,仍然願意嘗試第四次。“人生起起伏伏,我現在正處於巔峰,”他拉著女朋友的手說,“這是我最後一個女朋友,”他馬上又糾正:“不一定是最後一個。”

索德克1935年出生於捷克布拉格,有一個雙胞胎哥哥卡佳(Kája Saudek)。他們的父親是猶太人,因此整個家庭在“二戰”時期成了納粹清洗的目標,有不少親戚死在集中營裡。索德克兄弟也在位於波蘭與捷克邊界的集中營裡待過一陣子,不過他們和父親得以倖存。《生活》雜誌 ​​是索德克最初的攝影教材,而他開始嚴肅地對待攝影,是受了美國攝影師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人類一家》的影響。索德克的照片很容易指認,私密、赤裸、帶有挑逗意味,因此在1989年之前的捷克成為被禁止發表的“色情”作品。但難得的是,這些照片在如今看來沒有任何不體面的感覺,“那是因為我真正在意每一個人,有些藝術家只在意錢是不是進了自己的口袋”。1977年,索德克開始為照片手工著色,這個習慣延續至今並已成為他的標籤。“我拍過三種照片,黑白的、棕色的和彩色的,”索德克說,“我問別人喜歡哪一種,大家都喜歡彩色的,沒辦法,我很想成名,可實際上我覺得真正的照片應該是黑白的。”

《生命》,1966年,當索德克聽說有一個孩子降生,立刻叫上一個朋友跑到現場,想要拍下男人抱著孩子的照片。但這位朋友不懂如何抱嬰兒,於是他便親自上陣,找別人按下快門。
B=《外灘畫報》 S=簡·索德克(Jan Saudek)
理想的男女關係是合作
B:人們說你不喜歡出國,去年你在北京待了5天,為什麼願意在這麼短時間內再來中國?
S:很短嗎?已經很久了!現在的中國是我40年以來的夢想,是富足之國,也是未來之國。你們生在這裡很幸運,我是真心實意那麼說的。不過我沒有在這裡拍照,我是那種在室內創作的攝影師,我女朋友會拍。

B:你現在用什麼相機?
S:便宜的!就像寫作一樣,用什麼筆不重要,我不相信照相機能創造好照片,攝影師才能,即便用破相機。

B:你已經結了3次婚,竟然還想結第四次?
S:這不僅和婚姻本身有關。我的孩子姓我的姓,他們的媽媽也要姓我的姓(笑)。我們已經有兩個孩子,這是結婚的最好理由。我還想再生一個,但是,你知道,我不能和年輕人比了,可能不會那麼順利。

B:對你來說結婚是件高興的事?
S:我在努力高興起來,因為我大半生都不太幸福。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9年了,我覺得我考驗她的時間足夠長了,她應該是對的人。也許不是,我不年輕了,沒多少年可活。人生最好的部分是去做一件事,即便是不可能的事,而不是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B:對你來說,什麼樣的男女關係是理想的?
S:合作。我女朋友是捷克《時尚芭莎》的副主編,我也有自己的事業,我們分享彼此的成就。婚姻最好是這樣的伙伴關係。

B:你喜歡阿道夫為你拍的紀錄片嗎?
S:當然不喜歡,因為我不是個好演員,沒有天分,在鏡頭面前表現不夠好。但阿道夫是個有趣的人。

B:可你在自己的相機面前表現不錯。
S:也不是。有趣的是,我其實不會擺pose,我在自己的相機面前最後一次擺Pose大概是10年前。我只是想省下請模特的錢,把錢拿去養我的孩子。男模特無所謂,醜點也沒關係。

B:有一張很有趣的照片,你親吻你的雙胞胎哥哥,可是看起來像是你自己在親吻自己。
S:這是20年前拍的。那段時間我巴黎畫廊的管理者是個同性戀,我想拍一張討好他的照片!我覺得拍得不錯。我大概是右邊這個,記不得了,我們都很醜,但是很強壯。我們很相似,都沒什麼天賦,但我們就像運動員,有實現目標的堅強意志。很多年以後,我們才有了一點價值。因為人們習慣了我的創作,人們想要的是他們熟悉的東西。

B:據說在捷克,你的照片印成的明信片很受歡迎,僅次於印有畢加索畫的那些。
S:哈哈,這聽起來不錯,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的攝影作品並不總是銷售得這麼順利。去年我去了俄羅斯,那裡宗教氛圍很濃,可能我的一些作品被視為反宗教的,所以不受歡迎。中國是一個更開放、更包容的地方,雖然我很喜歡俄羅斯,但中國更適合我。
總是試圖讓別人覺得很開心的簡·索德克。
我意識到自己不是宇宙之主

B:在阿道夫的紀錄片裡,有一幕是你回到了以前住過的布拉格郊區的地下室,是真的那間嗎?
S:第一次婚姻結束後我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我的妻子把我趕了出來,說我是混蛋,讓我下地獄。於是我去了地獄。我發現自己不能再慘了,窮困潦倒,儘管試圖慢慢從那樣的處境中掙脫出來,還是不得不在那裡待了7年。不過這段日子對我的人生很重要,我發現了人性,意識到自己不是宇宙之王,也學會了謙虛。紀錄片是大概5年前拍的,以後我也許不會再去那個地下室了,人應該向前走,不是往回看,儘管我們總是忍不住往回看。你讀過《了不起的蓋茨比》嗎?我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後來讀了一遍又一遍。在結尾,菲茨杰拉德寫道:“蓋茨比信奉這盞綠燈,這個一年年在我們眼前漸漸遠去的極樂的未來。於是我們奮力向前劃,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進入過去。”毫無疑問,菲茨杰拉德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B:你在蓋茨比身上找到了共鳴?
S:蓋茨比是一個像徵,非常美國,但我懷著極大的愉悅讀了很多遍。相比之下,菲茨杰拉德的另一部作品《夜色溫柔》,更像是我的故事。一個名醫,人生不斷下滑,最後淪落到一個無名小鎮做了無名醫生。是個好故事。尤其如果你記得那一幕,醫生沒有經過訓練,卻試圖玩那個在狹窄的滑水板上舉人的把戲,結果失敗了。這是一個你突然失去力量的瞬間,對此我也略知一二。

B:除了你自己、女人、小孩和狗,你的媽媽也當過你的模特,她喜歡你的拍攝方式嗎?
S:很奇怪,我仍然清楚記得當時的感受。有些美 ​​國攝影師拍攝母親第一次給孩子餵食的肖像,我討厭那種照片。最初我是想拍我媽媽的裸體,在她去世前,她很願意做我的模特,那時她和我現在一樣年紀。她問我,我應該脫光嗎?我突然說,不要。我突然沒勇氣讓她那麼做,我也並不遺憾,事實上我不想她在那個年紀還赤裸裸地面對照相機。她沒穿衣服,但是披著披肩。儘管如此,我認為我還是拍了一張非常好的照片。

B:你有一張照片是一個破掉的可口可樂瓶的特寫,你開玩笑說這代表拒絕美國文化的影響,但實際上,在對你產生影響的攝影師裡有很多美國人,比如愛德華·斯泰肯、尤金·史密斯等等。
S:尤金·史密斯對我很重要,他拍了不少充滿人性的照片,因為他有孩子。我猜,如果你有孩子,你看世界的眼光就改變了。但不是只有美國人對我產生影響。美國在60年代代表了全新的精神,就像中國現在一樣。我接受所有文化的影響,可能最重要的是俄國的音樂、文學,穆索爾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我現在還在讀莫言的小說,他是一個好作家。一個人總是被其他人影響,如果你不和別人一起生活,你就什麼都不知道,我很高興自己生活在人群之中。

B:你提起過有一張照片拍的是一個正在閱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男人,旁邊有兩個跳起來的女人。
S:那完全是個玩笑。在捷克有一幅很有名的現代油畫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盤》。我想創造一個我自己的版本。我扮演的那個男人讀得太認真,以至於完全沒注意到兩個美女在他旁邊飛了起來,所有東西都飛了起來。我想那是一張有趣的照片,黑色幽默。
《噢,那些美妙的B姐妹》。
我要拍攝永恆的照片
B:人們很難看出你的照片拍攝於什麼年代……
S:真正的原因是,50年前的捷克,極權統治太嚴苛了,如果你拍裸照,會被認為是色情,秘密警察會來調查你。有一次他們問我,這些照片是誰拍的,我說是我一百多年前的祖先拍的。不知道他們信了沒有,反正他們放我走了。從那以後我開始創造出現在的風格,我要拍攝永恆的照片。

B:這是不是也說明,那麼多年以來,你的攝影觀念其實沒有改變過?
S:沒有。我不想改變,我一輩子只想唱一首歌,直到終點。我不想改變是因為真正的改變不可能發生,你必須是你,不能因為潮流而變成別人。我不想改變風格,變成抽象的、擺弄裝置的,弄一些沙子來,說這代表時間,真做作,我不覺得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甚至牆上的滅火器可以成為藝術。如果你告訴人們,這是偉大的藝術,他們就會相信,即便他們不理解也喜歡。

B:你對遭遇新的人以及在照片中表現不同的關係還是充滿熱情嗎?
S:是的。就在上個禮拜,我決定要拍攝一幅這樣的照片,兩個模特既是母女,同時可能是媒婆和她的“受害者”,我對這種微妙的關係很感興趣。我希望我的照片像硬幣一樣,有兩面。

B:會不會有粉絲直接跑到你面前說,請拍我吧?
S:首先,我從來不接電話,不聽手機,也不給外人開門。因為人們找到我,不是給我帶來什麼,而是向我索取,比如要照片或簽名。有時候,通過郵件溝通,我同意人們過來拍照,但我不簽合約,基本上是免費的。

B:儘管你可能已經對類似“作為捷克人”、“作為猶太人”這樣的問題很不耐煩了,不過你確實和我們印象裡沉重、苦難的捷克人很不一樣,比如前總統、劇作家哈維爾。你總是試圖讓別人覺得你很開心,你真的已經忘掉過去了嗎?
S:哈維爾算是我的朋友,多年前我們愛過同一個女人。他比我年輕,可惜他已經去世了。當然,我掩飾了一些東西。我喜歡娛樂大家,在捷克,如果人們請我上電視,我不想說:“生活太艱難了,世界充滿痛苦,我是多麼憂心啊!”我想說:“哦,生活從70歲才開始,生活太美好了,身邊有那麼多美女。”用我戰爭時期的痛苦童年來煩你們有什麼意思呢?那一點也不好玩。我記得很多好的事情,我第一個孩子出生,我最小的孩子出生,我的女朋友們,和昨天晚上喝的威士忌。生命並不醜陋,也不易逝,生命甜美而悠長。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陳小波:攝影師只有會編輯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

(陳小波)

中國攝影人在抓取瞬間和拍攝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不大,這一點我在多次和國際攝影界人士接觸中,親耳聽過他們對中國攝影師拍攝能力的承認甚至讚賞。但我們的攝影師專題圖片編輯方面的弱勢確實在很多場合顯露無疑。
現在重要的國際國內攝影評選中都有專題照片的評選。但我們拿出的所謂組照沒有邏輯、沒有關係、沒有邏輯、沒有故事、沒有細節……
一、攝影師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整理照片
我注意到,很多攝影師因沒能很好的整理編輯自己的照片而留下遺憾。其中包括很多優秀的攝影者。賀延光、雍和、劉宇等人都是非常傑出的攝影記者,他們見證了中國新時期的很多大事件,他們手中擁有大量的照片。但這幾位優秀攝影師卻沒有出過一本書。我曾動議為他們幾位編輯圖文書,但他們都說東西越堆越多,幾十萬照片都在那裡堆著,亂七八糟無從下手。我說:你們越不下手就越下不去手了……
我也在幾位老攝影者家中看到在床下、在涼台上堆積如山的照片,隨便拿出幾張都是好東西啊!但問及拍攝具體問題,老人家們幾乎都只能擺擺手:記不得了!記不得了!
侯登科去世後把大量的底片都留給了朋友,他自己沒有編輯過,大多數底片都沒有文字說明,國內外許多收藏機構都對他的作品很感興趣。但因為文字缺乏,我想最後他的作品會打折扣。
去年拍攝遇難的新華社攝影記者王岩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記者,他的影像能力超出很多人的想像。我在最近搬家時發現,在我那裡有他在美國完成的兩組非常完整的專題報導,一個字也沒有。王岩生前去過世界上很多熱點地區,我知道他拍攝了許多好照片,但他沒有及時整理編輯這些圖片。除了發過稿的照片,沒有人知道他更多的照片在哪裡存放,有沒有過編輯?這給他的朋友和讀者留下永遠的遺憾。
攝影者在沒有運氣遇到好編輯時,不妨學著自己去編輯。如果一個好攝影師同時又是一個好的編輯的話,那他就像老虎插上了翅膀。
攝影師只有學會編輯照片才能做自己照片的主人。
我們看到一些成功的攝影師在這方面已經具有明確意識,比如黑明,比如姜健。他們的照片整理得很及時很好。加上及時出的出版物,他們照片傳播的力度大大增強。會自己編輯整理照片,甚至讓他們的生活質量都發生的變化——姜健每年會獲得數次出國展覽的機會,黑明每年出三本書,基本上是小菜一碟。
雲南攝影師吳家林和紀實大師馬克·呂布接觸12年,他學的最多的不是攝影,而是編輯。馬克·呂布每年都要求吳家林把自己編輯好的片子用國際專遞寄給他,然後他再進行第二次的編輯。吳家林的照片被大師反復觀看,並且按他的理解分類。我看過他們的通信,編輯好的照片用A、B、C做代碼。從看到吳家林的第一批用小名片盒裝的自己編輯好的照片開始,馬克·呂布就在西方攝影界不斷推介吳家林。
我接觸的大部分攝影師用很多時間來拍照片,說照片。我會問:“你們什麼時間在學習?什麼時間在整理自己的照片?”
        攝影師萬不能總是在拍啊拍的。
好的攝影師應該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思考,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拍攝,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編輯整理自己的照片。
二、圖片故事需要視覺的平衡
報導攝影的編輯應該是一門學問,雖然我一直在做這樣的工作,但我深知,現在就是我有博士學位,也不一定能把這個工作做好,加上我認為報導攝影編輯沒有一定之規,沒有誰能說它已經有一條正確的道路。再者,用這樣的篇幅我也絕不能說清楚。
       參加影展、參加賽事、發表在報紙上、發表在雜誌上,成組圖片的編輯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參加攝影比賽的組照,一般要求選用8-10張照片,這就要求每一張參賽照片都盡可能地“搶眼”,才會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但“搶眼”不是說你張張照片都採取一種拍攝方式。放在評委面前的組照,除表達攝影者的選題能力和拍攝能力外,還要體現編輯能力,你拿出的照片無論是放在那裡,還是在屏幕上打出來,要達到視覺平衡與整體的和諧。
用在報紙上的圖片故事又不同。“美國白宮年度最佳新聞獎”圖片故事的一等獎是有關科索沃戰爭的一組照片,是大家公認拍得很好的圖片故事。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副總編馬克·埃德爾森的感覺卻是:“天啊,這幸虧不是給我們報紙拍的照片。因為這雖然是組非常好的圖片故事,但我不知怎樣把這些照片用到一個版面上,因為攝影師拍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廣角拍攝的完美的大場面照片。如果圖片編輯把他們用在一個版面上,那將是個災難。”他強調的是報紙的視覺平衡,把很多視覺因素放在一個版面上。好的圖片編輯的任務,就是要保證這種構成關係既要合理、和諧,所以不是要把拍得最好看、最漂亮的照片選擇在版面上, 而是選擇形式與形狀更適應版面需要的照片。
雜誌上的圖片故事又是什麼樣呢?《美國國家地理》在刊登一組“冰雪俄羅斯”的照片,用了二十幾個頁碼,幾十張場景、人物、細節、過度照片錯落有致的串聯在一起,有很好的節奏感。第一次看,每翻開一頁我都會知道它將給我帶來的不同感受。好的報導攝影應該有很強的反差意識:場景和特寫的反差、色彩的反差、人物的反差、構圖的反差、靜與動的反差、氣氛、情緒的反差不一而足。
        而報導攝影出畫冊出書,又是另外的思路和編輯方式了……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生活》雜誌就有人提出,拍圖片故事的人應該“把相機當作作家的打字機使用”。拍故事就像寫小說一樣,不可能300頁的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高潮迭起,或者從頭到尾都是一些重大的事件。有的攝影師很會拍攝那種畫面感強烈的照片,但在用他們的照片的時候,我會要求他們拍攝一些比較舒緩的畫面,否則當你每個頁碼都是這種很強烈的圖片時,你會覺得氣都喘不過來。節日的照片全是動感色彩飛揚的照片,我也會提醒記者在中間放一兩幅類似黑白效果的照片舒緩這種色彩帶來的紛亂。
三、要拍好圖片故事,首先要不停閱讀好的東西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拍攝圖片故事,但是圖片故事自有其規律,需要不斷學習和訓練。
比如一個杯子的專題,沒經過訓練的攝影者就會圍著這個杯子左一張右一張上一張下一張拍個不停。但作為圖片編輯,我希望知道的是,做這個杯子的人是誰?用的什麼樣的工藝燒製出來?這個杯子放在什麼環境中使用,什麼樣的人在用這個杯子,此杯和彼杯的差別,這個杯子為什麼只能用來喝茶不能用來喝酒……
所以要想拍好圖片故事首先要不停閱讀好的東西。讓那些經典瞬間和場面和故事情節深深刻在腦子裡。我訂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長達十餘年,在那裡我可以通過觀看揣摸出一個十個頁的專題怎麼拍、三十頁的專題怎麼拍。我還會大量閱讀好的畫冊,好的報導攝影者是如何運用多樣的鏡頭、多樣的構圖、多樣的光線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
報導攝影可以利用一個成熟的攝影者掌握的一切攝影元素。報導攝影考驗最基本的攝影能力——全面的影像修養,對影像嚴謹的理解和嚴格要求。攝影無論如何是一種藝術行為,作為一個專業的攝影者,即便是拍攝一個紀實的題材,也要盡可能用藝術手段去拍好。
但很多好的題材就在攝影者不過關的技術上砸了鍋。所以一個攝影者在拍攝上不過關時最好暫時不要拍攝圖片故事。
許多攝影者拍攝故事過於隨意,拍攝前不做案頭工作,不做深入採訪,拍攝後的編輯工作粗糙。這些都是大忌。
四、報導攝影者為跨頁而戰
看一組照片就像聽一個歌手的CD,一組照片總要有一張“主打照片”——跨頁照片,它既是故事的高潮,又是照片中最耀眼的那幾張。世界上好的報導攝影者“為跨頁照片而戰”,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有了跨頁,照片攝影師就可以睡大覺了。
        編輯在挑選照片時起碼要挑出3—5張能做跨頁的照片,那是大而震撼的照片。90年代我聽過一次國際編輯關於跨頁照片的課程,講了整整四個小時。跨頁照片的學問很大:畫面信息要豐富,照片中的人物不能放在中間,重要的信息一定要放在頁面的左邊或右邊、要擁有細節,怎麼安排色彩、怎樣等待光線等等問題。
五、小故事帶出大背景
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在新華社攝影部對外編輯室做圖片編輯。和國外圖片編輯的經常溝通。他們幫助我們訓練了一種眼光:把事情變小了去做。
開始給國外提供稿件,我們編輯的都是大題材:《中國的教育》、《中國的宗教》、《中國的女兵》……
當時我們挑選了百餘幅全國各地女兵的照片,恨不得把中國女兵的所有有關內容都放進去。其中有一幅崑崙山上17歲女兵的照片,法國伽瑪圖片社編輯就說,“如果就花力氣拍這一個女兵,把她和大自然的關係,和植物動物的關係,和男兵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她在山上的快樂與孤獨……拍出100張來,我們自然會得到中國女兵的準確信息,這才是我們最需要的故事。”
       從那時開始,我就學會了編輯圖片故事從小處著手。比如遇到《中國的教育》,我們就會去拍只有一個老師、十幾個學生的鄉村小學校。遇到宗教的題材,我們就會拿出一個小廟中的三個和尚的故事。我也開始堅信:任何一個以小進入的題材深入進去,都會帶出大的社會背景和社會人群,帶出我們國家經濟文化發展脈絡……
記錄片大師約翰·格離爾遜說:“不要去處理概括的題材。關於郵政你可以寫一篇論文,但是有關一封信,你就必須去拍片子。”
六、嗯?你怎麼不去做圖片編輯
好的攝影記者易得,好的圖片編輯難求。好的圖片編輯是吸引好的攝影記者的重要因素。好的攝影記者和好的編輯能夠相遇,對彼此都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圖片編輯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1、熱愛生活的人,對廣泛的事件有興趣的人;
2、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意識的人;
3、知識結構好、善於學習的人;
4、有激情、對自己的工作時刻抱有巨大的熱情的人;
5、有好點子的人;
6、被攝影者信任的人(好的編輯和記者的關係是姐姐弟弟的關係。呵呵);
7、甘於平凡的、甘於做攝影者身後的人;
8、有溝通能力人;
9、文字能力好的人;
10 、原則上是比攝影者掙錢多的人(呵呵!)。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年都會有很多時間和記者在一起在邊遠地區工作,所以我不會隨便拿起電話來,對遠在千里之外的記者輕易說:“這張照片拍得不理想,你再去拍一張來”。很多攝影者聽到這樣的話恨不能要掉眼淚,因為在編輯看來很輕鬆的“再去拍一張”這句話背後,需要攝影記者經歷怎樣的艱辛、危險才能再得到,而這些我都親自體會過。
以我20年的報導攝影編輯的經歷,我完全有資格而且發自內心地這樣說:圖片編輯是一個高尚的、有趣的、造福於人的職業。
我會常和那些個子不太高、力氣不太大但是喜歡攝影的女孩子說:嗯?你為什麼不去做攝影編輯?!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彩欣art】藝術微噴全面9折!

彩欣art和您一起迎向萬馬奔騰的一年,今年也要努力拍照跟輸出!2014新春特惠!藝術微噴全面9折!所有紙材全面供應!(活動~2014/3/31截止)

營業時間:週一~週五 9:00~18:00,每月第1、3週的週六9:00~12:0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220巷8號
電話:(02-27067881)黃先生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三張照片◎小林紀晴/文

三張照片
◎小林紀晴/文 ◎翔昕/譯  (2003.05.07 人間)
作者簡介:小林紀晴,一九六八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東京工藝大學短期部攝影科,著有以亞洲和旅行為題的《亞洲旅行物語》、《ASIA ROAD》、《DAYS ASIA》、《日本之路》等作。最近以兩年時間所進行的旅行,是回到從前的東京,尋訪早逝的日本當代作家。本篇所述的小說家太宰治,一九○九年生於青森,一九四八年發表《人間失格》,歿於一九四八年六月三十日。
太宰治的三張照片
小說《人間失格》從三張照片開始談起。
「我曾經看過三張那名男子的照片。」
第一張是幼年時。
十歲前後的他,被一群大人環繞著,站在庭園的池塘旁,頭向左微傾三十度,「是一張笑得很醜的照片」。
第二張是高中或大學時代拍的照片,照片中是位「俊俏得令人害怕的學生」。
第三張照片「最奇怪」。
文末以「我生平從未看過長得這麼怪異的男子。」作結語。
我雖然努力想像那種一次也沒看的怪異長相究竟是張什樣的臉龐,但怎麼也想不出來。
太宰治也許懂得剪輯原理
讀完這篇「三張照片」後,心裏就一直惦記著。而重新認真思考是在進入攝影學校就讀的那一年。第一次上照片剪輯課時,腦中自然浮現這段《人間失格》開頭的文字。相較於高中畢業就率性跑來讀攝影的我,學校的同學個個都是從高中時代就開始拍照。我因為聽不懂他們談話的內容,而無法和大家打成一片。
進入秋天,雖然交出幾個根據題目拍攝的照片,但老師和同學們也沒什麼反應。遇上檢討作品的時間,老師也不曾叫過我的名字,凡此種種讓我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我開始後悔自己不該進攝影學校,也不該心血來潮地想拍什麼照片,但是又欠缺開啟另一扇窗的動力。
當時正在學照片剪輯,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它是攝影的基本技巧。透過幾張照片傳達出某個世界、意義和概念。其中又以利用三張照片來剪輯是最基本的。上剪輯課時,我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燈寂寞地搖晃、毫無樂趣可言的教室後方,心裏想著這不是和《人間失格》中的三張照片一樣嗎?或許太宰治也懂剪輯原理。
我想像如果自己也能拍出像《人間失格》中描述的三張照片,並在課堂上提出來,老師和在坐同學一定會非常驚訝。太宰治對三張照片的形容,事實上是很映像化的。我甚至認為它是十分優秀的剪輯照片。如果我能因為好幾個偶然而得以遇到類似書中描寫的男子,為他拍三張照片,要為它取什麼題目好呢?
從那之後,我對三張照片思考的事愈來愈多。
我強烈認為,而且相信,也許只要三張優秀的照片,再搭配一個好題目,就可以完整呈現人們的概念、感情和某種象徵意義。
遠景、中景、近景。
過去、現在、未來。
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只需具備三個元素。
所以我認為三張照片就能表現一切。
第一張照片
一九九五年秋天,我在法國巴黎。這趟旅行有幾個目的,其中之一是尋訪當地的攝影家及相關的風景。
在這之前,我的旅行不出亞洲的範圍。而這趟攝影家的尋訪之旅,則以歐洲揭開序幕。在那裏,我找到了「三張照片」。
大約一六○年前,歐洲發明了攝影。在攝影的歷史中,巴黎街道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全世界大概再也找不出像巴黎這樣不斷被收進鏡頭的城市。在此同時,巴黎也孕育出許多攝影家。
我在塞納河左岸聖日耳曼區(Saint Germain des Pres)的書店,找到一本日本攝影師的攝影集。攝影家的名字是古屋誠一,攝影集上並未使用漢字,只寫著:Seiichi Furuya,標題則是「Memoires 1995」。從標題可知這本攝影集是在同年出版的,唯尚未在日本銷售。
數年前的夏天,我曾在東京澀谷的藝廊看過古屋誠一的攝影展。當時我二十三歲,打算幾週後辭職到亞洲旅行。空曠的空間裏,掛了數幅巨大的照片。展出的照片迥異於我之前見過的,該如何解釋,如何讓自己走進作品,我感到既不解又迷惑。後來我又針對這些照片苦思了好幾次,結果想到「距離」這個答案,也就是東西方之間的距離。身為東方人的古屋在接觸和拍攝西方世界時,遇見了不同於東方的「差異」,古屋將這種與東方世界的距離感,忠實地呈現於照片中。
從亞洲旅行回來後,因為古屋和我是同一所攝影學校的校友,使我有機會可以和他見面,幸運欣賞了他的另一本攝影集。寫真集的標題也是《Memoires》,邊往後翻,古屋妻子克莉絲蒂娜的表情變得愈僵硬。不久,罹精神病的她在東柏林自殺身亡,這點可從攝影集的後半段快門的取景順序看出來。
那是從很高的大樓窗戶往下拍攝的照片。照片中躺在地上的是古屋妻子的遺體。前一個鏡頭則是整齊排放在牆邊的女性皮靴。
照片看起來淡淡然然的。我反覆思索古屋先生究竟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情按下快門的。
應該可以稱為悲壯的快門。這是我不久之後得出的一個不能稱為結論的想法。古屋的鏡頭,讓人痛心地體悟到照片和攝影者之間已經形成無法切割的關係。用這樣的心情,按下快門。
通向死亡的快門。
埃德.凡.艾爾肯斯
第二張照片也是在巴黎開啟攝影家人生的埃德.凡.艾爾肯斯(Ed van der Elsken)。
艾爾肯斯是荷蘭人,二十四歲時以沿途搭便車的方式,來到巴黎。當時他身上只帶了一部萊卡相機和兩捲底片。之後,他以聖日耳曼廣場一帶為主,在巴黎生活了四年半,拍出了代表作「塞納河左岸之戀」。我無論如何都要到「塞納河左岸之戀」的拍攝場景去看一看。
我和艾爾肯斯本有過一面之緣。那是在我十八歲,剛進攝影學校的五月。為了拍淺草的三社祭而待到天亮,隨後到速食店吃早餐時,偶然和一個外國人聊了起來,他正是艾爾肯斯。艾爾肯斯對我來說原本很陌生,但自邂逅後就對他的作品產生興趣。正巧這一年東京盛大舉行了他的攝影展,我也被吸引到銀座展覽場。
對於自己在開始學拍照時認識的攝影家,總會燃起一份特殊的感情,而且這份感情並不會隨時間而淡去。唯艾爾肯斯已經告別人世。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死於癌症,距離我們的淺草偶遇僅二年半的時間。他用攝影機拍下自己罹患癌症、瀕臨死亡的模樣。對著大鏡頭,淡然地自我拍下最後的「生存」畫面。
凝視鏡頭中艾爾肯斯削瘦的身影,我看到了戰鬥。是攝影家賭上所有的最後一搏。這也是悲壯,是悲壯邁向死亡的一張照片。
這捲記錄影帶取名「Bye」,他用這種方式和大家做了最後的道別。
羅伯.卡帕
第三張照片是羅伯.卡帕(Robert Capa)。
他也是在巴黎出踏出攝影家的第一步。
我從學生時代起就十分崇拜卡帕。不論是報導攝影或進入報社工作,都無法不想到卡帕。
卡帕在未成名前的二十三歲,從布達佩斯來到巴黎,開始他的攝影家生涯。當時是一九三三年。
深入戰場而贏得戰地攝影師之名的卡帕,一九五四年從巴黎到東京。《生活》雜誌立刻邀請他到越南拍照。卡帕雖然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點頭答應。目的地是越南北邊的奠邊府戰場,那裏是越軍和法軍最後的攻防戰。
我從巴黎回到東京不到幾天,立刻轉赴越南。離開巴黎十天後,已置身河內的軍事博物館,站在奠邊府之役的模型前。模型中閃著紅色和綠色的電燈泡,不久紅色燈泡將綠色包圍,綠色慢慢不亮了。紅色代表越軍,綠色代表法軍。我邊看模型,邊想卡帕從巴黎來這裏的事。卡帕沒來得及參加這場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一九五四年五月七日,但卡帕經泰國的曼谷轉赴此地已是五月九日的事了。
數週後,卡帕加入法軍步行到離河內數十公里的泰濱,因誤踩地雷而被炸死。
巴黎、東京、河內、泰濱,通住死亡的街道。
卡帕生前的最後作品看起來很普通。除了右側像壕溝的斜面外,其他都是平坦的,只見法國士兵稀疏地步行其間。
我靜靜按下快門
它們是存在於心中的三張照片,但都不是我拍的。即使拿到這三張照片,我也不知道它們是不是能夠剪輯成一組照片。如果要加上標題的話,「通往死亡的照片」這個平凡的題目應該是最適合的。
晴空萬里的夏天午後,我走在太宰治生前長住的三鷹街上。
參觀過他的墓園後,來到他投水自盡的玉川上水。這條沿著三鷹車站旁散步道而行的河流,因為被大片的雜草及樹木覆蓋,好似遭遺忘般靜靜往低處流去。只能在樹縫間看到它又黑又重的身影,只是水量及速度都不如想像的大。
不知道以前水流如何,但眼前的模樣真的能淹死人嗎?
我靜靜按下快門。
(摘自一方出版「東京文學寫真之旅」)

IZU Photo Museum 荒木經惟攝影集展



日本IZU Photo Museum 正在舉辦“荒木經惟攝影集展”,展廳的一整面牆上都擺放了這位高產的攝影狂人自1970年至2012年之間的454本出版物。其中也包括北京亦安畫廊剛閉幕的”花兒“展所出的畫冊。















via http://zhan.renren.com/huangsenbuluo?gid=3674946092064366713&checked=true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彩欣art]大尺寸作品輸出優惠


[彩欣Art]為鼓勵年輕創作者朝著藝術頂尖邁進,特推出大尺寸作品輸出優惠價格,並採用豪卡版裱褙,讓您的作品就是個精美的藝術作品。


方案如下:
日本QP相紙(170磅)藝術微噴輸出(2400dpi)與豪卡版(黑白兩色)裱褙。


計價方式:
QP相紙:一才50元 (計算方式:長(cm)x寬(cm)/900 = 才數 )
豪卡版:一個版520元 (厚度5mm, 90x180cm,不足以一版計算, 請盡量湊足)

輸出範例:
要輸出90x180cm作品,相紙輸出:90x180/900x50=900元,裱褙:520元,共1420元。
*可切成3張90x60cm作品(上圖寬約為80cm)、12張A3作品或27張A4略小之作品


聯繫方式:
彩欣Art https://www.facebook.com/justshin.art
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220巷8號 (02-27067881)黃先生

*本優惠至QP相紙用完為止。

攝影的“色”與“空”:關於當代日本攝影

如果説上述攝影家的作品代表了一個變化動蕩時代的美學追求與文化心理的話,那麼1980年代後出場的日本攝影家似乎有意回避了情緒性的表達而更趨近觀念的表達,其作品也更多有一種哲學的觀念色彩與理性的冷靜。他們對於一個主題的全方位的關照與一種類型學式的收集與編目,更讓他們借攝影建立起一種攝影現實主義與觀念形態的新聯繫。而就手法的精純與一以貫之而言,則可窺見日本人性情之中執拗以至偏執的一面。
柴田敏雄《日本典型》系列
無論是宮本隆司的將迷宮與廢墟這兩個意象疊加的《廢墟》系列,還是柴田敏雄的形式感強烈的《日本典型》,無論是森村泰昌篡改了自身也篡改了藝術史與當代文化本身面目的化粧自拍攝影還是杉本博司的對於時間的不同角度的切入,我們都會發現,日本攝影家們的攝影在表面上看是一種觀念先導的藝術實踐的同時,也在內裏滲透了一種日本式的面對現實世界的本質性的方法論。他們的觀念呈現在表面上看卻往往非常“現代”或“後現代”,展示方式也非常到位,非常西化,但同時卻又無處不讓人感到一種隱約的“物哀”的底色。這是一個吊詭。那就是在表面上與西方無甚差異的同時,一種真正的日本性永遠在頑強地以一種精緻到了不能再精緻的方式浮現。也許,攝影真的是一個對於日本人來説最好的確認自我,呈現自我的手段。
進入1990年代,日本攝影進入了一種被日本著名攝影評論家笠原美智子形容為“黑暗中摸索著接吻”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發生,至少部分是因為因特網時代所形成的現實感的巨大變化。虛擬現實猶如一個黑洞將所有的關於真實的言説都打入無邊黑暗。而在這種黑暗中,卻仍然存在著如果伸出手去摸索,也許仍然會有什麼被抓住的巨大誘惑。這種處於黑暗中的誘惑----也許誘惑本身為何也處於未知狀態----的不確定性,誘發了日本年輕攝影家的更為精彩的視覺回應。而這一代日本攝影家的另一個特點是,非意識形態化。也許因為是在整體上已經成為西方體制的一個部分,因此他們沒有、也不需要以意識形態的“挑釁”與“玩火”來引起西方與世界注意的必要。而這種心態同時造成了兩個方面的後果,一方面是可以心無旁騖地探討藝術本身,在藝術的純度上得以一往無前,而從長遠看,這種“非意識形態化”將造成另一方面的隱憂,那就是現實感的稀薄。
山直哉可説是日本新一代攝影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攝影先是以一種不毛荒涼觀照現實,然後又以對於現實的獨特的解釋而贏得關注。松江泰治的攝影再次將現實蛻化成簡單的形式要素,給出新一代日本人的審美感受。而屋代敏博則用從不同地方拍攝而得的照片按照透視原理重新拼組,造出現實的新幻覺。河合洋明的作品則是結合了裝置與攝影,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一種由攝影引起的現實幻覺。鷹野隆大的作品的出發點始終挑戰日本社會中對於性的矛盾的文化心理,而他對於題材的機智處理,引發人們對於既成的文化價值與標準的疑問。
當代日本攝影的另一個重要現象是,女攝影家的活躍給當代日本攝影增加了許多亮點。奧諾黛拉有機的懸浮在半空中的服裝,憑藉一種想像的活力托起了對於有機的身體的空洞的感嘆。而米田知子的作品則透過眼鏡放大歷史的細部,催生對於過往歷史的種種空想。鯉江真紀子的作品,通過既有對於個人細部的具體刻劃,又在整體上形成大眾的抽象概念的動感的畫面,將現代大眾社會的砂粒般的“散眾”習性與集團性的矛盾舉重若輕地一併提示。
攝影,其實永遠只能是一種對事物的表面進行複寫的行為。它永遠在表面徘徊,但在這些日本攝影家手中,由於將對表面的追求發揮到了極致,結果終於反而釀成了到達事物的核心部位的契機。這裡所説的“核心”,也許可用日本人喜歡使用的“空”來表述。而這一張張精美的照片,則是來自一個對於美有著敏感的感受神經的民族的攝影家們留給“現世”的形形式式的“色”的拓片。他們通過攝影,在對於現實表像的“色”的極度追求中,令“空”先以“色”的種種形態面世。而後,這處處種種的“色”,因了“色”的極致而反轉為“空”。而這樣的“空”,其實是包容了最豐富的“色”的“空”,而這才是“空”的本質。經由當代日本攝影家之手,“空”與“色”以攝影的方式錶裏一體,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