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67年,清州,韓國。
現居並工作於首爾與倫敦。
相關經歷http://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3/?page_id=829
申美璟,〈幽魂系列〉,2010,肥皂、亮光漆,作品尺寸依展出場地而異。鹿腿畫廊展覽現場,倫敦,英國。作品提供:藝術家。
申美璟,〈轉譯-盥洗計畫維納斯系列,韓國奧林匹克美術館〉,2007,肥皂、香氛,28.6x16.7x34.5公分。作品提供:藝術家。
申美璟,〈盥洗計畫〉,2006,肥皂,21x23x47公分。韓國奧林匹克美術館展覽現場,首爾,韓國。作品提供:藝術家。
作品說明
「翻譯」(translation)是一種將語言來回轉換的行為,而「傳輸」(transportation)轉換的是空間,「過渡」(transition)轉換的則是階段或狀態。這些詞例說明了申美璟的存有狀態與藝術創作,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從不同文化間的界限掙脫,也不停地嘗試去阻斷或暗諷這些分界。《轉譯》系列(2000年起迄今持續發展中)是申美璟最知名的作品,她精心仿製(具有西方文明與帝國主義全盛時期象徵意義的)博物館文物和(代表古老的東西方貿易商品的)中國瓷器,所使用的媒材相當獨特:肥皂。短暫性是這個材質存在的先決條件,藉此引申出對於永恆與原創的思索。
在《轉譯-幽魂系列》中,申美璟拋棄了瓷器表面所有的肌理與紋路,只留下造型與玻璃般的透光色澤。「幽魂」暗指真品的物理性一旦離場後,所遺留下的精神性,像似魂魄般無所牽掛地在虛實交界的境域中徘徊遊走。藝術家藉這一系列的作品,表述也同時質疑對西方霸權所存有的鬼影般的幻念,那是一種從經典的虛構故事裡描繪的「理想美」標準滋生出來的假象,竟在此時此刻成了藝術家的祖國(韓國)的博物館和藝術學校裡的教育科目之一。複製原件時所進行的重複動作,用一種若即若離的方式,保持著那份與存在於殖民主義與去殖民化的錯覺般幻象的原始矛盾點之間的關係。
申美璟的《盥洗計畫》系列(2004年起迄今)是將肥皂製的小型雕塑放置在一般的洗手間裡,並鼓勵觀眾親自去觸摸、使用,直接與作品接觸,如此便會加速原本需要花上數個世紀才能達到的「遺跡化」過程。這些肥皂雕塑一旦成為展覽中的陳列品後,其消蝕過程便會停滯下來,於是,用肥皂雕塑出的維納斯或菩薩的人頭塑像,就成了某種美學的代表或文物藝品。依照塑像所在的地點、文化與宗教語境、以及男用或女用盥洗室的不同,觀眾的參與賦予每一座塑像獨一無二的履歷。
為了讓這項計畫與當地觀眾直接產生連結,藝術家將於「2013亞洲藝術雙年展」中把《盥洗計畫》的發生地拉到各處的公共與私人空間。雙年展期間,塑像將被置於台中市的咖啡廳、圖書館、和畫廊等場所的公共廁所。另外還將徵求有興趣的一般大眾將塑像帶回自己的住家,藉此擴展這項計畫的面向。當雕塑品離開申美璟的工作室時,每一件都是精心塑造的手工製品,接著,它的身分轉換成一件性質單純的功能性用品,走進了這趟旅程的下一站-公共和私人的盥洗室。隨後登上博物館的文化殿堂,被冠上藝術品的封號,它的價值從此蓋棺定論。申美璟用批判的角度探討經過社會性、美學、功能性的狀態轉換,所衍生出的價值變化的行為與過程,和當代社會面對這個議題的態度。
via:
http://www.asianartbiennial.org/2013/?fluxus_portfolio=%E7%94%B3%E7%BE%8E%E7%92%9F-meekyoung-shi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