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art]影像之星-Robie Cooper


[由陳伯義分享]
Robie Cooper

他拍攝肖像的方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fOUhwhdUV0

⋯⋯ <關於他創作Immersion的介紹>

當Robbie Cooper拍攝了一系列色情愛好者激情地在性專欄分享其宣言引爆的反應(這是Cooper另一套很棒的作品)。他從電腦遊戲,恐怖片,和兒童卡通片中處決的橋段發現攝影師和藝術家拍攝人們透過一屏幕(包含隱藏式紅外線數位相機)觀看一系列不同的刺激反應
,然後從中取得高解像力及高畫素的劇照和影片的作品。
最引人注意的是你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Cooper在Immersion的作品中有洩漏部分參與者的個人資料)。一個暗自竊笑的女孩在看色情卡通?歐~不,她居然看一名墨西哥士兵被刑求及處決。雖然這些純粹且銳利的肖像作品充滿了藝術價值但當你意識到他們
正拭目以待什麼東西時,這些人的表情變得更加有趣。
Cooper作品的意義在於展現這個醉心於網路媒體世代的巨大現象。這個世代的人們總認為在某種程度上生活只是盯著螢幕瀏覽、閱讀、下載、互動、被動和主動,螢幕裡映照著我們等待電腦裡要發生什麼的表情。這揭示了人們在面對網際網路的新革命以及其迷人的副作用,也就是這個世代的人們在網路媒體下時時偽裝防禦且片面的情感交流,這種現象有趣且震撼但也相當晦暗。

在韓國和中國的大型的網咖裡滿滿的孩子坐在屏幕前,這與西方沒有什麼不同,事實上,在西方你也可以看到這麼多小孩在同一個屋子裡上網。看著這些孩子,我開始思考他們與電腦螢幕之間的關係。在我
創作的過程裡,孩子們雙眼根本就沒有離過螢幕。
我長久以來一直是Errol Morris的粉絲和他的“Interrotron”給我的靈感來捕捉人們的互動與其影像。我與攝影師Andrew Wiggins,和Charly Smith拍攝第一支廣告就是孩子們玩的電腦遊戲。他們兩人平時分別在英國和美國,隨著合作的時間越長久,我們將建立一個工作室,專門拍攝各年齡層的人們觀看電影,電玩和網際網路的使用。在鏡頭或看他們玩,有人的性格很明顯,而且這一切我都覺得相當有趣。
於是我們團隊設計一個具體試驗來表現受測者出更多的影片和照片。
2009年我們在伯恩茅斯大學的媒體中心做的一項研究,是“戰爭與休閒”。我們拍攝玩戰爭遊戲和觀看戰爭遊戲的孩子們,在這段錄像作品裡進行分析並且與流動式感知儀互相比較,這個研究工具是由Paul Ekman所發明,其結果與訪談將成為認知心理學的教材。畢竟戰爭是他們想像的經驗,我們希望能建立網路媒體的圖像與感知之間關係。

我先丟幾個問題來思考:

Q1:肖像攝影與科學調查的關係。

Q2 肖像攝影的執行與其設計的意義。

Q3 肖像的詮釋?

Q4 台灣世代臉孔?更多

[artist] 影像之星- James Welling


James Welling   官網:http://jameswelling.net/



「詹姆士。威林 思索的是如何透過攝影,讓最微不足道的題材也能具備形式與知性的實質內容。他從不同角度重複拍攝單一對象,借此探索影像的無限可能。威林在80年代以拍攝一系列垂掛的布幔來把玩題材的意涵:布幔既可以是缺席物體的襯底背景,也可以是影像的主題。在拍攝相同物質細節時,威林藉著巧妙移動相機位置與拍攝光源,質疑了從單一視角便能掌握事務的信念。

在系列作品《光源(下圖) 裡,他拍攝太陽到日光燈等不同類型的光線,借此啟發我們對知覺與題材的看法。《光源》是一個絕佳範例,借由反覆拍攝,攝影的紀實性可以從一連串有趣的視覺觀察提昇至概念層次;無法迅速看出拍攝的主題,需要觀察各種可能狀態後,被攝物才會逐漸明朗。」-- 這就是當代攝影 p.148



在書裡讀到就吸引了我,因而挑出來跟大家介紹,
在攝影的某一分支中,有著「探討攝影本質」的這個脈絡,
而他的作品大多數屬於此一脈絡,尤其是Polaroid Drapes, 1988 更是吸引了我,
光影的虛實,拍攝角度到底怎樣才能看見事物的本質?

從相機底片的感光平面算起,總是只有一個面相面對著被攝物,左轉10度,右轉60度的樣子呢?還是那個我們從未見過的背面?

攝影與其他媒材的差別與限制,一直是阿破感興趣的地方,
攝影發展史上對於此的討論相信也有很多討論。


James Welling還有很多有趣的作品,請前往官網欣賞。


延伸閱讀: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xinwen/310418




此文章為 平衡點攝影空間在FB的分享活動,歡迎加入討論/分享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