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展覽]暮光池畔 楊欽盛 個展







暮光池畔/ 楊欽盛 個展
Dusklit Pond/Yang Chin-Sheng Exhibition
2011/11/26~2011/12/18

暮光池畔

褪去人聲喧鬧的寂靜中
天色慢慢的灰暗
暮光映照於池面而形成銀河絲帶
池面的幾何造型,倒映著全台灣風景名勝

池畔邊的微光照明,穿過水的呼吸而閃爍著
隨著長時間累積,暈染開來

Dusklit Pond

A hermit escaped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finds tranquility here
Amidst the developing grays of the sky as daylight colors fade to black and white
The moonlight reposes on the face of the pond as it gently forms a milky way
The varied masks of the pond emerge as the triumphant illumination of the visual profundity of Taiwan's ecology

The subtle strands of light running astride the pond, glisten in the breath of the wake of the waters
Accumulated over the distant generations, suddenly generously spilling its inks

展覽日期 / 2011.11.26 (六) - 2011.12.18 (日)
開幕茶會 / 2011.11.27 (日) 15:00
藝術家對談 / 2011.11.27 (日) 15:30
展覽地點 / 台南市成功路83號2樓、3樓
開放時間 / 週三 - 週日 13:00 - 20:00 (週一、二休館)

Duration / 2011.11.26(Sat) - 2011.12.18 (Sun)
Opening Reception / 2011.11.27 (Sun) 15:00
Artist Talk / 2011.11.26 (Sun) 15:30
Location / 2F., No.83, Chenggong Rd., Tainan City 700
Gallery Hours / Wen-Sun 13:00-20:00 (Mon.~Tue. off)

詳情-->http://www.fotoaura.com.tw/exhibitions/20111126_Dusklit_Pond.html


開幕記錄: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974290855046.766541.323156570045&type=1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文章]Reading a Photograph(待翻譯)


In my mind there is one particular difference between photographers and viewers: We photographers know that there is more to a photo than meets the eye.
Photographers like to critique photos – deliberately pointing out how the photo could have been improved by this or that. But what percentage of the time do we look at a photo and allow ourselves to get lost in it? How often do we take a moment to really evaluate what the creator intended to communicate?
Personally, I know that I ought to devote more time in the exploration of reading photographs. Acknowledging this need for growth, I’ve done my research and found a few tips from the pros. The next time you see a photograph from National Geographic, or a portrait from an art gallery, walk yourself through the following list. You’ll be excited to see with a completely new perspective.

1. Start with First Impressions: What do you notice?

If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what is this picture saying to you? Allow yourself to take in all the elements collectively, and then tuck your observations away for a moment. As you look at more specific details you may be surprised that your first impressions aren’t always accurate.

2. Evaluate the content

What time is this photo taking place? Determine not just time of day but the occasion as well. Where is the setting located – in both a general and broad sense? This alone will influence the story being communicated if there are different cultures involved.

3. Relationships: Subject to subject or subject to viewer

What can you see about the people within the picture? How close are they? How do they feel about each other? Also consider if there is anything being said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you as the viewer. Are there emotions that meant to be communicated to you? What does this leave you feeling?

4. Concepts: Actions and connections within the setting

Sometimes subtle details within a photo can make a dynamic impact on the message. Hand gestures, direction of gazes, etc. What do all these details communicate about the message of the image?

5. View: Does it make you a participant or a viewer?

Powerful photos are often the ones that draw us in and make us a participant rather than those that leave us as simply a viewer. How does this influence your take and feeling about the photo?

6. Direction: Where does it take / leave you?

This question goes beyond simply eye flow. After evaluating all the subtleties and details, ask yourself how they all come together to support the overall message or idea of the image. What thoughts do you have? What conclusions are you drawn to?
It takes a little bit of practice to uncover the mysteries that often are hidden from plain view, but then that is what makes art exciting isn’t it?

Other resource for developing your ability to read photographsMaster Photographers: How to read a Photograph by Ian Jeffery, and The Photographers Vision by Michael Freeman.


Read more: http://www.digital-photography-school.com/reading-a-photograph#ixzz1eaINw2Lr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artist]Andreas Gursky(待整理)



Rhein II,1999,Andreas Gursky
不管你怎么想,上面这张照片刚刚在佳士得拍卖行以4,338,500美元的天价成交,成为世界上最贵的照片。这张照片名为《Rhein II》,由Andreas Gursky于1999年拍摄。
Andreas Gursky是一位非常有财运的摄影师。《Rhein II》是他的第二张成为“世界最贵照片”的作品。第一张《99 Cent II Diptychon》曾拍出389万美元高价,目前是世界第四贵。



[news]當代攝影的不同面向-2010第三屆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存檔備份)

藝術亮點

當代攝影的不同面向

2010第三屆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帝徒利Frank Dituri|布朗克斯河畔.紐約 By the Bronx river,New York(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攝影藝術無論是在思想、技法或呈現上,都有非常豐富而多樣的內涵。」策展人馬特諾夫(Andrey Martynov)說道:「在發起『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Novosibirsk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時,我就期望能以攝影的多元化做為策展主軸,因此攝影節的主題:『不同面向』(Different Dimension),即是代表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等,種種攝影不同面向的綜合展出。」

奇歐Elio Ciol|在壞天氣的陰暗中,阿西西In the darkness of bad weather. Assisi明膠銀鹽相紙 1967(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以雙年展為形式的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於今年7月15日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美術館(Novosibirsk State Art Museum),正式開始第三屆的展覽活動。新西伯利亞市是俄羅斯第三大城,為一發展工業及科技產業的新興都市,號稱「俄羅斯的芝加哥」。策展人馬特諾夫出身當地,曾任新西伯利亞國立美術館副館長,現為獨立策展人與「莫斯科當代藝術雙年展」(Moscow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總監。今年,已成為註冊商標的標題「Different Dimension」仍然鮮明地高掛,「這個標題在六年後的今天,幾乎已成為此攝影節的招牌,只要提到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大家都知道能在這個展覽中見識到攝影藝術的不同風貌,也正是因為如此地獲得好評,這個主軸未來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威絲卡Theresia Viska|法國舞蹈La Danse Française C-Print 2009(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今年共有來自世界各地九個國家,36位藝術家的參加,其中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共有七位,包括田名璋、李佳祐、吳政璋、陳伯義、張哲榕、曾敏雄、羅惠瑜(以姓氏筆畫為序),是所有參與國家中最龐大的陣容。田名璋從自家屋頂觀看花蓮這個擁有巍峨山景的小城市,將雄偉的大自然與人造物件的並置,凸顯所在的特色,從中也暗示作者逐漸停止流離的感受,開始立足於自己認同的土地上。李佳祐的「在黑暗中」系列,以夜半摸黑在居家空間中遊走的特殊視覺經驗為題材,試圖讓極低亮度、曖昧的影像來凸顯心靈在視覺中的重要地位,用近乎全黑的影像,提供觀眾另類的視覺體驗。吳政璋的「台灣『美景』」系列,以空白人臉結合台灣地景、時事與攝影技法,形成特殊的人像作品。陳伯義的「窗景」系列,廢墟中如畫一般的窗景之特殊構圖,十分引人入勝。張哲榕則讓可愛的年輕女孩,搭配各式殘破景物與蔣介石銅像共同演出,深化意義與影像上的衝突,同時也展現年輕藝術家的觀點。迥異於先前於台北美術館展出的紀實人像,此次曾敏雄的「安魂曲」系列,取景於自然景物,加以鏡射處理,產生了似有形又似無形的神祕畫面,不僅深具傳統攝影的工藝之美,也讓觀者不由得進入迷宮一般的影像經驗。羅惠瑜則以自己居住的社區為題材,採用夜間拍攝、曝光不足而影像晦暗的形式呈現,試圖以空間的特質討論時間這個古老的議題。

薩賓那Aleksandra Zabrina|伏拉迪米爾.雅可列夫Vladimir Jakovlev 相紙輸出 2004(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寧靜的密度
以「寧靜的密度」(The Density of Silence)這個美麗詞彙為名的,是由資深義大利攝影家奇歐(Elio Ciol)與帝徒利(Frank Dituri)所共同呈現的主題展,於美術館主廳及側廳共展出超過70件作品,也是這次攝影節中最完整龐大的特展。已經高齡80的奇歐,孩提時代便開始在父親的暗房工作,因此培養了對攝影的深厚興趣;但直到青年時期他無意間接觸德國攝影,心中大受衝擊之後,才決定全心投身攝影創作。奇歐的作品與著作甚豐,旨在描繪義大利各種不同風貌之美,建築、田園、地景、文化遺跡等義大利特有的美麗景象,無不盡收其作品中,在極高工藝水準的表現下,讓他心中的美景躍然紙上,同時也反映出傳統攝影家對自我技藝的紮實要求。1950年代中,他造訪義大利中部的小城阿西西(Assisi),此地的風光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其後更多次以阿西西為主題創作。這次「寧靜的密度」主題展便是以「阿西西」系列為主,從山脈、天空、原野,到麥田、小鎮、教堂,無論是自然風光或者人文景色,在他的作品中都以客觀甚至恭敬的方式呈現,在精緻的黑白階調中透著寧靜的美感,不僅讓觀者見識阿西西的風光,也說明了他在面對如此觸動己心的畫面時,是如何專注虔誠地抓住那神奇的一刻。

邦霍夫與威涅特Anja Bohnhof & Karen Weinert|愛因斯坦的書房Study room of Albert Einstein C-Print 2007(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帝徒利的作品固然呈現著相同寧靜的氛圍,卻有著與奇歐大相逕庭的觀感。帝徒利早期以紅外線底片做出的特殊光暈效果,創作出極具個人風格的黑白影像,其中大多以光影、線條表現的形式風格為特色,黑白對比強烈,影像顆粒清晰可見,屬於純粹攝影美感的追求。2000年之後,帝徒利的作品開始有極大轉變,他放棄20多年慣用的紅外線底片,也不再於強光下拍攝,改於凌晨4、5點、天色未明之際外出拍照,快門時間也因現場光線不足而必須放慢,他捨棄攝影腳架,讓影像因快門時間過長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模糊晃動。作品中,人總是被一層曖昧所籠罩,不明的臉孔、不明的舉止、不知目的的行動,這些人物在畫面中不僅沒有為模糊的景物帶來解釋,反而增添了更多謎團。然而這奇妙的人景組合所帶來的謎團,並不強烈地訴求觀者解謎,它就像是霧一般籠罩在觀者身邊,不需要你走出霧中,只希望你靜靜地欣賞這霧的流動。這種觀賞經驗與題目「寧靜的密度」緊緊相扣,若以「寧靜中的美」來概略形容奇歐的作品,那帝徒利的作品或可稱為「寧靜中的謎」,而這些寧靜的密度,則只有面對作品的觀者得以領會。

海德 Caroline Heider|像模特兒一樣 Like Models C-Print 2010(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跨越攝影的形式
奧地利年輕藝術家海德(Caroline Heider)的作品,無疑是展場中最特殊的表現之一,其手法是將已完成的照片折疊、重新構圖,讓原本帶有時尚風味的人像照片,變成一種由物質媒體、抽象空間與人像碎片混合而成的裝置物。海德的模特兒包括自己、朋友,甚至是雜誌照片,在折疊處理後,這些飄浮在空中的片段人像形成一種強大的引力,讓觀者不由自主試圖窺探被折疊的內容究竟為何:他(她)長得什麼樣子?他(她)是胖是瘦?他(她)穿著什麼衣服?這個手法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如此簡單明瞭,但觀者如我卻毫不遲疑地便投入藝術家的詭計之中。透過這巧妙的手法,她將圖像空間與物質表面從抽象的距離拉近,並彼此穿透,這些向內部縮減、消滅的破碎人像,形成一種無可言喻的美感,似人而非人,穿梭在不同的象限之間。海德對物質媒體的探索與操作,恰可對應傳統攝影家在工藝技術上的追求,兩者的對象物雖然不全相同,但精神上可謂一致,同時也都藉由這種探索達到藝術層面上的成就。

李佳祐|在黑暗中–第28號 C-Print 2010(新西伯利亞國際當代攝影節)
鬼魅的宴會
「的確有鬼魅存在於我們四周,而且能被記錄下來」,這是來自瑞典的藝術家威絲卡(Theresia Viska),為其作品《法國舞蹈》(La Danse Française)所說的一句話。《法國舞蹈》描繪一場舞會,軍服筆挺的紳士與身著美麗洋裝的女士,在舞會中翩翩起舞,飲酒作樂。其主題與表現手法,在筆者眼中就像西方傳統油畫一般,充滿異國歷史的想像,然而實際的作品卻是一幅幅如惡夢般令人不安的畫,晃動的畫面、扭曲的面孔、異樣懸浮於空中的光線以及異樣充斥在各處的黑暗,每個人似乎都帶著歡樂的表情,觀者卻只覺詭異又充滿陰謀。令人驚訝的是,這並非虛構的場景,而是已真實存在400年的瑞典軍隊傳統。威斯卡的家族有著長久的軍隊淵源,當她獲邀拍攝這場傳統舞會時,便決心將自己的家族傳承也融入這場拍攝,最後呈現出的作品便是這充滿鬼魅的畫面,那穿梭其中的不僅是家族歷史的幽靈,也是藝術家自身的投射。
更多內容,請見《今藝術》第216期9月號雜誌。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展場]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美學空間


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美學空間 
優點:免費展出,於今藝術刊登廣告。
缺點:需自行處理作品輸出與裱褙表框,南港有點偏遠。


展場大小:約30m的牆壁。


目前展覽為: http://lsl.sinica.edu.tw/Services/Exhibition/newexhibition.php
原始連結:http://lsl.sinica.edu.tw/Services/Exhibition/instruction.php



申展辦法


  • 宗旨
    • 鼓勵現代藝術創作風氣,提供更多機會給優秀創作者發表的管道
  • 申請資格
    • 反映當下生活環境與社會現象、個人體驗有深刻反省,拘於空間形式以「平面類作品」為主的創作者
  • 申請方式
    • 申請者需填寫申請表(含個人簡歷、創作理念)
    • 作品請以光碟或數位電子檔(JPG 檔)10 張
    • 備註:
      • 評審結束後,將會以電子郵件或電話告知審查結果,申請者不得有異議。經本館審查通過,由本館統籌安排展出時間
      • 送審文件欲退還者,請於申請時註明於審查結果後寄還;其餘概由本館存檔,恕不退件
  • 檔期安排
    • 展期以一至兩個月為原則,展出時間由本館安排,原則上為審查次年之檔期
    • 申請人(或團體)在接獲通知後請依排定之檔期按時展出,如因故無法如期展出,請於收到通知後三十天內通知本館,且一年內不得再向本館提出展覽申請。未依上述規定者,則不得再向本館提出申請
  • 權利與義務
    • 展覽佈置應於展出前一日完成,並於展覽結束後儘速撤展,逾期本館不負保管責任
    • 本館負責補助關於請柬印製、展覽廣告、運費,場地佈置與卸展所需之人力及費用,均由申請者自行負責
    • 展覽場地不得放置與展出無關之其他物品;展覽結束後應負責清理場地,恢復原貌
    • 展出作品須依原申請展覽計畫執行,凡有更動須事先徵得本館同意
    • 在展出期間,展出者與本館共同負責作品安全之維護,惟遇人力不可抗拒情事或作品本身結構、製作及裝置不良而損壞者,本館不予負責。至於貴重或易碎作品,則請展出者以安全考量自行加裝保護措施
  • 其他
    • 凡欲申請展覽者,可下載 申請表格
    • 申請者應填具下列資料:
      • 申請表
      • 創作理念
      • 作品清單
  • 生圖展覽空間平面圖
  • 聯絡資訊
    • 潘雅惠小姐(生圖美展承辦人)
      • 電話: (02)2789-9843
      • Email : 寫信給展覽事宜負責人潘雅惠
      • 傳真:(02)2653-5663
      • 地址: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圖書館美學空間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展覽]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展 10/8~10/30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TCAC




遙望眼前的一片海市蜃樓郭任峰 (2011.11.7 新增評論文章連結)






活動網頁:http://www.tcac.tw/?p=1370
其實在去年的十月(2010.10)已經出版過一本蚊子館圖鑑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今天則是剛好屆滿一週年。




     _0014239.JPG 



這一年,姚瑞中帶領另一批師生(70人),探訪了一百多處的蚊子館,
特別挑了一百處蚊子館,集結成書,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的國慶日前夕出版,當做百年大禮。

第二波 100蚊子館曝光 閒置營區422處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1100800398.html

     
    2011-10-08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二○一○年九月,台灣藝術家姚瑞中與五十位學生共同出版《海市蜃樓—台灣公共閒置設施抽樣踏查》一書,揭露台灣一百一十九處「蚊子館」,引發社會各界對蚊子館的檢討聲浪。時隔一年,師生再出擊出版《海市蜃樓Ⅱ》今天問世,再點名全台一百處蚊子館,其中國防部的閒置營區多達四百二十二處!
         姚瑞中再動員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為主共七十人下鄉踏查,近一年下來,從兩百多個地點選出一百一十一個案例,包含十一處活化案例,彙編成厚達六百七十二頁的《海市蜃樓Ⅱ》,文字資料參考自監察院、審計部和招標網站,彙整相關報導並實際採訪而成,以文字照片併呈個案現況。
         「我們不是糾察隊,而是希望藉由學生的眼睛去觀察、記錄社會問題,進而改善」,因點名蚊子館而飽受行政部門壓力,但姚瑞中認為,「我們是破壞性的創造,總得有人去做這件事,這些空間才可能獲得重生。」
         《海市蜃樓Ⅱ》網羅交通建設、工商園區、文教機構、軍事設施等十一類別、共一百處的蚊子館案例,有延宕開發的大型園區、蓋到一半停工的大型建設和荒蕪許久的場館,不乏投資上百億的大型建案,如雲林縣台西鄉的離島式基礎工業區新興區,一九九八年動工,造地兩百八十三公頃,原預計引進石化、煉油、煉鋼產業,最後開發未成,土地公開標售也乏人問津,耗費納稅人一百億元造出的無用之地,如今孤懸在外海。
         書中並提出國防部閒置營區多達四百二十二處,如何處置成焦點。姚瑞中指出,國防部已答應釋出八十一處,尚未完成法定程序或辦理移交,如新北市土城彈藥庫、三重前警備總部五谷營區、陽明山中山樓旁的青邨營區等,雖有辦理移撥或供縣市政府活化使用,但目前依然是荒煙蔓草。
         如青邨介壽堂原為慶祝蔣中正七十大壽,一九五六年興建落成,雖然目前已完成釋出審查作業,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撥用,但介壽堂現仍仿如遭到空襲般斷垣殘壁,塌落的天花板可見「天光」,積水嚴重。
    (備份新聞,好像都會不見)

    10/8 19:00

    新書發表會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屬於城中區,
    不知道多久之後會被拆掉的地方,剩餘住戶以及商家都不多,
    轉角還有台灣攝影館預備館。這是一個兩棟民宅打通的空間,
    非常適合展覽,空間非常的大,已經有美術館的感覺了。
_0014185.jpg 
_0014186.jpg  







    二樓辦活動的空間,蠻不錯的,可容納50人吧?
_0014187.jpg 
_0014188.jpg  















    三樓的空間入口,放著兩本書與電視播放紀錄片
    _0014190.jpg


_0014189.jpg   




    展出的作品為60x60cm(?)表框,屬於整張相紙在框內,沒有裱褙直接使用相紙當做視覺框。
    展出的數量有一百幅,數量十分的驚人,
    無法一個一個細看,下方的作品懸掛過低,很難欣賞下方的作品,
    可惜了一點。如果能把一百幅作品做分類,例如用縣市去分類,
    或是時間去分類,或是花費的金額去分類,或許會有趣一點,
    不然一百幅作品沒有順序的打亂在整個空間,看沒多久就會無法集中精神,
    等於是精神轟炸,"好可怕,到底有完沒完??" 這樣的感覺。


下面拍這個多雲林是因為阿破最近在拍雲林,
再加上,姚老師說 雲林是最慘的,蚊子館最多^^"

_0014191.jpg 


_0014192.jpg 
_0014193.jpg 
_0014194.jpg 
_0014195.jpg 
_0014196.jpg 
_0014197.jpg 
_0014198.jpg 
_0014199.jpg 
_0014200.jpg 
_0014201.jpg 
_0014202.jpg 
_0014203.jpg 
_0014204.jpg 
_0014205.jpg 
_0014206.jpg 
_0014207.jpg 
_0014208.jpg 
_0014209.jpg 
_0014210.jpg 
_0014211.jpg 
_0014212.jpg 
_0014213.jpg 
_0014214.jpg 
_0014215.jpg 
_0014216.jpg 
_0014217.jpg 
_0014218.jpg 
_0014220.jpg 
_0014219.jpg 
_0014221.jpg 
_0014222.jpg 
_0014223.jpg 
_0014224.jpg 
_0014225.jpg 
_0014226.jpg 
_0014227.jpg 
_0014228.jpg 
_0014229.jpg 
_0014230.jpg 
_0014231.jpg 
_0014232.jpg 
_0014233.jpg 
_MG_0480.jpg 
_MG_0483.jpg 
_MG_0484.jpg 


_MG_0485.jpg 
_MG_0487.jpg 
_MG_0489.jpg  














































































































    左:張鐵志(憤怒的中年)
    中:姚瑞中(憤怒的藝術家)
    右:羅秀芝(紀錄片導演)


    第一期的計畫,花了30萬,
    第二期的計畫,帶領70名學生繼續努力,花了將近一百萬。


















    去年書發表的時候,姚瑞中就接到副總統蕭萬長的電話表示感謝,
    並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接見(和相關工程人員),吳院長說:一年後如果還有蚊子館,就會懲處。
    於是姚瑞中師生們趕在10/8這天出書。


    相較於 吳政璋的台灣美景   ,  姚老師的力道都比 吳老師還要強的多,
    我想是  姚老師的性格內還帶有一點社會運動的靈魂,
    而吳老師比較像是一個默默的藝術家,默默的發聲,默默的累積力量,個人藝術成分居多,
    意念的力道也較弱,因為只有一個人,而且是用這種默默低調的方式宣嚷。


    然後姚老師的方法較令人激賞,
    不只帶領了50位師生在台灣藝術最高殿堂"北美館"的台北雙年展展出,
    並留下了書籍,讓後代人觀賞,進了圖書館,進了書店,以後台灣的歷史上都會留下這一筆記錄。
    第二波的行動帶領更多學生,讓學生們回家鄉,
    讓學生們親自走訪自己家鄉的陌生荒廢角落,用半強迫性的方法,
    讓對政治最冷感的年輕人,逼迫他們面對現實,面對政治,
    其中,學生的動員,也影響的家庭成員,
    爸爸媽媽到爺爺奶奶,姚老師分享:有位學生的爺爺是國民黨終身黨員,爺爺就說:新竹怎麼可能有蚊子館。
    學生帶著自己的爺爺去找,找到最後爺爺臉都青了。
    當然也有爸媽比自己的孩子還要興奮的 ^^"


    看著坐在身旁的學生們,
    不得不羨慕他們如此有幸的機會,能夠跟著藝術家一起參與這項計畫,
    那是求之不得而且會具有人生突破的機會。




    因此,姚老師這種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的計畫,
    雖然在藝術性上較嫌不足,但是因為帶領年輕學子,
    加上數量巨大(100以上的實地探訪),不只進了美術館,也印了書,
    造成的社會力量比吳老師要大得多。


    會談中,龔卓軍老師(藝術觀點ACT主編&召集人)有提到,
    如果這種類似田野調查的計畫,不是由一個藝術家帶領,而是由一個城鄉所的教授所帶領,
    那藝術性還會存在嗎??還能有這樣的渲染力嗎??


    雖然姚老師的說法是,藝術應該回到觀念或是意念去觀察比較,
    但是,我還是覺得姚老師對於此項計畫有十足的加分,
    或許社會對藝術家身分或是概念上的偏見所致。


    另一點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因為,
    當一個原本應該在個人藝術成就上突破深入的人,
    跨界到了社會運動,田野調查,並用那麼強烈的力道去反擊的時候,
    這有點像過去國光石化的事件,或是正在火熱的東部發展條例一樣,
    當原本不屬於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都站出來發出聲音了,
    那表示這件事情已經讓人民受不了,累積足夠的能量到可以發出聲音了。
    (音樂界,電影界,媒體,文學,攝影,戲劇,體育,政治....每一個領域的人都受不了的時候,
    那樣跨界的力量會非常的可怕而能撼動整個社會。)


    另外還得在這邊提到一件事情,
    在今年國光石化熱騰騰的時候, 在 溼地,石化,島嶼想像這本書的新書發表會的時候,
    吳晟老師就有提到,
    一個藝術家,文學家,或是在各領域專精的專業人才,
    當你們還在各自的象牙塔裡面攻頂的時候,
    我們卻不知道政府的作為已經危害到你家門口了,
    工業區就要蓋在你家後院,你身邊無處不再的蚊子館,那即將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消失的花東海岸線,
    這麼多長久以來被我們忽視的問題,當這些問題都已經來到你家門前的時候,
    你還在談論什麼孔夫子,孟子等無關緊要的事情。


    這件事情一樣,(姚老師提到,我再加油添醋)
    進行計畫的學生們,每一位都是素人,
    他們沒有攝影論壇上的大哥大姊有優秀的構圖能力,沒有優異的攝影器材,
    沒有腳架,不會長時間曝光,不會搖黑卡,不會後製,
    擁有條件絕佳的攝影人,拍的是無關痛養的煙火,晨昏美景,MD,夕陽,鳥類,
    這些對社會有什麼幫助嗎?
    你們把社會中破舊的,殘破的,不合理的事情視而不見嗎??


    他們所擁有的,只是一台簡單的相機,與強大的意念,
    這才是攝影應該發揮的力量。


    你呢?想用攝影對這個社會說什麼呢???





     _0014239.JPG 


    _0014240.JPG  





    姚老師問我是誰?
    我說我是攝影愛好者。